英式科学思维

  • A+
所属分类:麦田百科

从1901年到2000年,共有65名英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化学及生理医学奖。

从1992年起,英国每年至少产生一位“搞笑诺贝尔奖”获得者。

往这个小岛上生活了1%的世界人口,做着占全球5%的科学研究,得出的科学着作占9%。

他们称自己是“小岛国上有大想法”的一群人。

英国的政府科研部门之间也存在着迂回复杂的关系,光是研究协会就分为艺术与人类学研究、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研究、社会与经济研究、物理工程研究、医学研究、自然环境研究和科研设备研究7个,而主管这些协会经费的部门DIUS(工业、大学与技术部)2007年6月刚刚成立,是新首相布朗上任前后的几个大手笔之一。而闻名于世的皇家科学院一直都属于一家民间慈善团体。

“显然,英国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与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搞笑诺贝尔奖’是一个非常棒的主意,我希望科学家们都能够尝试着从镜子里看看另一个自己。”英国驻广州科技领事薄乃觉说。他的意思是,英国科学家其实是一群非常有趣的人,尽管英国科研系统分支不少,科学家们还经常面临因机构变动而不得不中止的项目,但他们所具有的挑战和颠覆精神向来是一以贯之的。“中国和英国有很大的不同,英国有为数不少的民间基金和组织支持一定的科研项目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思维方式,中国的学生很少质问他们的老师这一点和英国非常不一样。”当然,薄乃觉本人也曾经是一个拥有英国科学家头衔的人,主要工作是在非洲研究苍蝇。

非洲有一种像影子一样会吸血的苍蝇,它们的幼虫人寄生在人体内,薄乃觉的工作就是追踪这些苍蝇,研究它们的习性。回车以后,由于政府机构变动,这项研究没有再进行下去,但是对生物研究工作依旧抱有热情的薄乃觉把研究对象放到了鸟类身上,有事没事就去郊外观鸟。在闲暇时间有观鸟爱好者的英国人数之多,引起了科研部门的注意,他们把这些人集中起来,组成了一个鸟类研究机构。“我每天早上起来起来去数一遍鸟,把它们的种类、数量记下来;太阳下山鸟儿都回巢以后再去数一遍。”薄乃觉说。就这样,科学工作与日常生活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同样的证据也出现在薄乃觉介绍的“知名”英国科学家身上,约翰谢泼得-巴龙(John Shephered-Barron)和乔纳森伊维(Jonathan Ive)的名字和相貌几乎没有多少人记得,但他们分别是银行自动存取款机(ATM)的发明者和苹果MAC电脑及ipod的设计师。这是我们几乎每星期甚至每天都要接触到的东西。

“牛顿和达尔文在小学课本里肯定都有介绍了,但约翰和乔纳森这样的科学家才是真正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人。”薄乃觉说,“对于约翰来说,他觉得要去银行排队是件麻烦事,于是突然想到要开发一个自动提款机,这就是最好的创意实践。”

2006年5月26日英国《泰晤士报》《独立报》《每日邮报》以“谜底揭晓”为题,刊登了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约翰布鲁克菲尔德的结论——他经过锲而不舍的基因研究后认为:“先有蛋,后有鸡!”因为第一个可以被称之为鸡的特种是一枚鸡蛋,从此解决了人类长久以来的一大疑惑。还想什么呢?向具有严肃治学品质,同时兼具幽默精神的英国科学家们致敬吧!

图片引用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