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家庭教育——尊重

  • A+
所属分类:家庭教育

民主的家庭教育,意味着尊重孩子的心灵世界。

民主教育,说到底是培养对人的尊重。这种尊重当然是双向的、平等的,但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的往往只是子女对父母的尊重,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尊重。“孩子还小,懂什么?”这是不少家长的固有观念。甚至即使孩子已经成人,有的家长仍以“在我的面前,你永远是个孩子!”为由,强迫子女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所以,我们现在强调家长尊重子女就更具有现实针对性。

家长对子女的尊重,首先是对其心灵世界的尊重。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尤其需要这种尊重。比起小学生,中学生显然有着更复杂而又不愿轻易向长辈们敞开的内心世界;他们虽还不可能真正脱离家长、老师的呵护,却有着强烈的自主愿望;他们开始关注自身的形象(容貌、风度等等),也尝试着用自己纯净的眼睛打量社会、审视世界;当然,对包括家长在内的大人们,他们也在暗中评头论足……这些“愿望”、“关注”、“打量”、“审视”以及“评头论足”当然还很幼稚,但“眼泪、微笑、沉思,全是第一次!”(王蒙:《青春万岁》)这是“人的第二次诞生”(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家长应该像当初对待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一样,以积极的态度来辅助(注意:是“辅助”而不是“代替”!)孩子完成这“精神生命”的“诞生”。

尊重子女的心灵世界,就要保护子女的个性。遗传基因可能会在孩子身上留下父母的许多烙印(相貌、性格、天赋等等),但孩子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企图迫使孩子成为第二个自己的家长是愚蠢的,这种做法也是有害的;反之,如果每一位家长都努力使自己的孩子独具个性,那么,我们国家将会拥有更多的创造性人才。你是画家,则不必强迫儿子也成为徐悲鸿;你是歌唱家,也不必非要女儿成为刘欢不可;你性格沉稳,却不必见不惯儿子的好动奔放;你开朗活泼,也不必为女儿喜欢长时间独坐书斋而焦急……让孩子多一份爱好多一些修养当然必要,使父母子女之间有尽可能多的共同点也是不错的,问题是这不能以磨灭孩子的个性为代价。而且,从人才学的角度讲,越有个性的人,将来越具有创造性。家长为社会贡献一个个性鲜明的儿子或女儿,就为这个缤纷的世界又抹上了一笔艳丽的色彩!

尊重子女的心灵世界,就应允许子女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这里的“精神空间”主要是指孩子的“秘密”甚至“隐私”。不少家长总抱怨,孩子进中学后不那么愿意父母翻他们的书包了,还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不知道干些啥,爱偷偷写日记却从不给家长看,小书桌的抽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安上了锁……“孩子越来越大却越来越不愿和我们交谈了。唉!还是小时候乖!”我不止一次听家长这样感叹。其实,“闭锁性”是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孩子有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这是他们正在成熟的表现。在那些不许他人侵犯的“精神空间”里,孩子们一般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秘密”,只不过是出自人的精神本能想独享一份“心灵自由”罢了。家长们应该为孩子的长大高兴才是,而不应该以粗暴方式去践踏孩子的“神圣领地”。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心灵世界越尊重,这种尊重是发自内心的而非故作姿态,孩子也许会把你当作朋友并向你敞开心扉。

尊重子女的心灵世界,还应宽容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越长越大,脾气却越来越犟,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使许多家长产生了这样共同的苦恼。实际上,“逆反心理”并不独中学生有,包括家长在内的成人也有。试想一下,在单位里我们是不是也有和领导或上司较劲的时候呢?有时上级布置下来什么我们讨厌的事情时,我们是不是也发表过一些偏激的牢骚呢?当然,对于成长中的中学生,“逆反心理”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不奇怪,因为他们开始有了成人感。一般来说,他们不愿意一言一行都听命于家长,总想体现出思想上甚至行动上的“独立性”,所以越来越“犟”;而他们的世界观毕竟还不成熟,看问题不可能全面,所以难免“偏激”。一味迁就孩子的“逆反心理”,当然无助于他们的真正成熟,家长和老师的确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但引导的前提是宽容其存在,并承认其中的积极因素。我们认为,“逆反心理”所蕴含的最大积极因素是不盲从并且愿意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这恰恰是一种极为可贵的精神萌芽。如果只是靠斥责来强迫孩子就范,那么,我们在扑灭孩子精神火花的同时,很可能为其下一步的人格发展埋下悲剧的种子。

图片引用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