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滥用的宽容和隐忍

  • A+
所属分类:经典故事

影片《吉尔的妻子》讲述的是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法国一个小城镇的故事。主角是炼钢工人吉尔的妻子艾丽莎。她成天忙着洗涮、做饭、收拾屋子、缝纫衣服、辅导孩子识字等,对丈夫的要求从来都是百依百顺。从她每次注视丈夫时那种充满爱怜、喜悦和欣赏的眼光就知道她的幸福和满足。

  事情发生时,他们已经有了一对6岁左右的双胞胎女儿,并且艾丽莎又怀上了孩子。那件“事情”就是艾丽莎的妹妹维克多莉插-足了艾丽莎的家庭。因为怕失去丈夫,艾丽莎采取的解决方法是:沉默、隐忍和等待。

  艾丽莎的隐忍是超乎寻常的,她不仅要忍受丈夫和妹妹的不-忠,还要忍受丈夫的幼稚和自我中心。

  影片中最让人心惊的一幕是:吉尔,那个长着一张娃娃脸的艾丽莎的丈夫,在他知道维克多莉另有所爱后的一天晚上,他先向艾丽莎承认了自己爱上了妻妹,然后,突然地,不顾熟睡的孩子们,不顾眼前妻子的感受,双手捶着桌子,大声喊叫着:“她是我的!她是我的!”艾丽莎怕吓醒孩子,冲到桌前紧紧抱住丈夫的头,就如同母亲抱住孩子,而在她怀中的丈夫还在肆无忌惮地哭诉:“如果我不爱她,我就不会有这些感觉,当她把自己献给我时……”这个做丈夫的,如同一个任性-妄为的孩子,不加掩饰地、放肆地在自己妻子面前高喊着他对妻妹疯狂的迷-恋。

  艾丽莎一直没有说话,在丈夫再一次双手举向空中大叫:“她是我的,她是我的”时,她坚定地抓住丈夫的手,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她就那样紧紧地握住丈夫的手,浑身发抖,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因为抓得太紧,弄疼了丈夫,这才让丈夫和自己清醒过来。

  那样的时刻,应该只有“心碎”和“肝肠寸断”可以形容吧。

  从那以后,艾丽莎因为怕失去丈夫,选择了不仅继续容-忍,而且还帮助丈夫寻找接近自己妹妹的机会,比如陪着丈夫回娘家,代丈夫跟踪自己的妹妹。

  直到有一天,丈夫说:“我见到维克多莉了,我对她已经没感觉了。我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我毁了属于我的快乐。”

  艾丽莎的丈夫回头了,他长大了,知道替艾丽莎分担家务了,比如种菜、做早饭、带孩子。可是这时的艾丽莎却似乎回不来了,她的心,一如她家满园的枯枝落叶,一片片碎落而干枯。

  终于有一天,一家人又开始了那种平静的日子。此时,一幅画面让人印象深刻,五口之家安详地坐在门前晒太阳,小儿子在大人的搀扶下蹒跚学步。

  可是,那以后的一天,毫无征兆地,艾丽莎从顶楼上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未留下只言片语。

  为什么艾丽莎在最终得到了她想要的之后,会选择自-杀?

  有人说,她是因为丈夫回来后缺乏了往日的激-情。如果真是这个原因,她完全可以像上次一样再次等待,而且很显然,这次的等待绝不会比上一次艰难,那么,究竟是什么促使她做出了决绝的选择?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看,艾丽莎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完成了对丈夫的惩罚。但是考虑到艾丽莎是那样的善良、利他,这个可能性也许不存在。

  艾丽莎的放弃,可以用存在主义治疗观加以解释:丈夫的不-忠让艾丽莎对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动-摇。

  世界上,没有一种正常的关系能够容忍不-忠诚,更不用说夫妻这种极其亲密的关系了。

  不-忠诚之所以会对关系造成极大的杀伤力,关键在于,一方的不-忠会让另一方怀疑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从根本上动摇一个人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所以,很多痛苦都可以靠当事人自己去化解,但是背-叛不行,背-叛的痛苦永远不可能自己消化。

  但是,让艾丽莎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的只有她丈夫吗?艾丽莎自己有没有责任呢?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艾丽莎是不是还可以有些别的方法来挽救自己的婚姻和自己?

  当然,艾丽莎已经做得非常棒了。她没有大哭大闹,到处哭诉,在整个过程中,她不仅依然非常好地履行自己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而且非常顾及其他人的感受:孩子们的、丈夫的、妹妹的、妈妈的。

  她对丈夫说:“我在等待,等待一切都过去”;她对神父说:“……我没有吵闹,我了解我的丈夫,那样他就会离开我。”

  艾丽莎认为解决丈夫外遇的方法只有两个,一个是隐忍,一个是吵闹。

  这就是关键所在了。生活之题和数学题是完全一样的,都是可以一题多解的,在某种意义上,生活中的问题还可以有比数学题更宽泛的解法。

  比如,如果艾丽莎在事情开始发生后就能把自己的痛苦、愤怒、担心和屈-辱的感觉表达出来,让丈夫了解这些,而不是“假装一无所知”和“隐-忍”;如果她在一开始就把自己的底线画出来,让丈夫明了她要恢复家庭完整的决心,而不是“误导丈夫”;如果她知道关心自己,正视并安抚自己受伤的心,而不是忽视甚至压制自己的痛苦;如果她一开始就让丈夫知道,他们是两个彼此独立的成年人,他遇到的事应该由他自己去处理;如果她给予丈夫的是信任而不是放任,那么她的丈夫就不至于滥-用妻子的宽容和善良,并且会很快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来……这一切“如果”都存在,那么艾丽莎的自尊、情感、自信也就不会被肆-意-践-踏,也不至于被伤得体无完肤,乃至于身心破碎。

  艾丽莎以为隐-忍和大度就可以解决问题——不是的,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方法,相反,它会误导别人,让别人失去了解她真实想法的机会,以为她没有那么痛苦,没有那么在乎。

  没有底线的隐-忍和大度经常会被解读为:不在乎、无所谓。有时还会是:好欺-负。对艾丽莎而言,这是多么可怕的误会!

  在这个误会中,艾丽莎的隐-忍与宽容被一次次滥-用,自我价值感被一次次否定。艾丽莎虽然找回了丈夫,却失去了尊严,失去了自己的同一性,不知道自己是谁,将往何处去。因为当初没有设置底线,艾丽莎把自己给搞丢了,她在被别人背-叛的同时背-叛了自己,她无法忍受自己对自己的背-叛,于是,对自己进行了惩-罚……

  当然,这只是一个视角,还可以有许多其他的视角。比如说,艾丽莎自杀,是因为她太累了,想用自杀的方式结束绝-望和痛苦。但问题是,这样的痛苦是不可能以这种方式结束的,她走了,丈夫和孩子将继续痛苦……

  这部对白很少,而更多靠眼神、表情和画面来叙事的片子,通过一个木讷的家庭主妇的情-感告诉我们:无论你的爱有多深,都不能拿自己的原则做交-易;无论你的爱有多深,都不能背-叛自己;无论别人是否忠-实于你,你都要首先忠-实于自己;无论别人怎样对你,你都要小心地爱护自己;无论你有多么地身不由己,你都要学习倾听自己的心声,守护住你自己……

  因为,无论你是否贫富、孤单、成功、生病、乐意,那个永远都会和你在一起、永远也躲不开的只有——你自己!

图片引用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