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女儿比生儿子幸福吗

  • A+
所属分类:热点新闻

“您还在为没有儿子苦恼吗?您还在担忧未来养老无人依靠吗?神奇转胎药为您排忧解难,保儿转女,神奇转胎药,圆您生子梦。”

这令人啼笑皆非又颇具诱惑的魔幻广告,就是中国每天都发生的现实。虽然近年来0-4岁的男女性别比确实在逐步下跌,但依旧不平衡的性别比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我们,“实在不行了,男女才一样”始终占领着中国人的思想高地。
生女儿比生儿子幸福吗
图表来源:国家统计局

尽管中国父母把儿子视若珍宝,却也逃不掉“生的起养不起,养得起却靠不住”的现实,相反,女儿在中国的家庭里真正撑起了半边天。

生儿子真的更幸福

“让每个家庭圆满幸福是我们的心愿”,每一则不孕不育广告都会坚持不懈地告诉我们,生育决定了婚姻能否幸福。究竟生男孩还是女孩,哪一种会让爸妈更幸福呢?

事实上,每一个孩子的出生,都可能让你的婚姻不幸福。

一个孩子的出生除了分割母亲的肉,还要分割爸妈的时间和精力。每一对年轻夫妇都要面对“夜里三点起来喂奶”的育儿压力,哭了要哄、困了要抱,这些琐碎的事情要耗费年轻夫妇们多少时间呢?研究者给的答案是——每天10.5小时。

这10.5个小时必然会压缩你的睡眠、娱乐时间,和朋友约会的时间、甚至是和丈夫沟通的时间,因此有孩子的夫妻更容易吵架。

很多带过娃的父母或许会反驳:我们对孩子的爱,和孩子共同制造的美好回忆,是多花几个小时就能磨灭的吗?尤其对疯狂想生儿子的中国父母来说,男孩是他们幸福感的标配。

2010年中国的一孩出生性别比为113.73,二孩的更是高达130.29,而偷偷摸摸生的第N胎,性别比高达158.41。这种男孩偏好意味着,大多数中国人的生育心理预期,还是想要个男孩。
生女儿比生儿子幸福吗
(为要儿子,夫妇连生八个女儿 / 视觉中国)

2017年有研究者发现,当孩子0-5岁时,男孩的父母确实更觉自己扬眉吐气。其中,中国妈妈们从生儿子中获取的幸福感很大一部分来自“母凭子贵”。有学者利用1997-2006年的中国营养健康调查数据发现,第一胎生了男孩,妈妈们就能吃更多补品,身体也能恢复得更好,在家中说话也更有分量。

但是男孩带来的幸福感并没有持续多久,5岁之后,孩子的性别对父母幸福感的影响就没有明显差异了。儿子呱呱坠地的喜悦再强烈也只是一瞬,之后养育的压力才是几十年如一日的长痛。

尤其在很多为了生儿子、连生好几个“招娣”的家庭,孩子数量越多,父母幸福感下降就越大。毕竟,不论是男是女,养他们所需要的经济成本都会让爸妈难以呼吸。

2014年一项针对上海市两千余户0-3岁家庭的调查显示,一个孩子的育儿成本每月大概2300元,超七成的父母表示因为育儿而感受到经济压力。

上学后,孩子的花费就更令人咂舌了。根据汇丰银行2017年发布的报告,超9成的中国父母会付费让孩子上补习班。到孩子本科毕业,家长要付出的教育成本高达42892美元,其中还不包括研究生和出国留学的费用。

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之后,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投入并不存在性别差异,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2008年大连市一项养育成本的调研显示,不论儿女,爸妈一样舍得掏钱。
生女儿比生儿子幸福吗
(资料来源:“大连市生育成本调查”结果分析)

这些统计都仅仅只是教育投入,算上零零总总的生活费和其他投入,可以说,每生一个孩子,就能消灭一个百万富翁。

儿子才是赔钱货

生男生女,父母的幸福感是不是永远没有差异?当然不是。孩子一旦成年,差异就显现出来了。当儿子长到17-30岁,开始要买房买车时,原本期待养儿防老的父母幸福感要明显低于生女儿的父母。

这个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自己生的儿子,跪着也要养完。

但是儿子对幸福感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在男孩偏好更强烈的农村,不同年龄的父母幸福感都超过了没有儿子的家庭;但是在城市中,步入中年后,有儿子的父母,家庭幸福感开始低于没有儿子的家庭。
生女儿比生儿子幸福吗
生女儿比生儿子幸福吗
(资料来源:生育与主观幸福感——基于生命周期和生命历程的视角)

然而在至少有一个女儿的家庭,不分性别、户籍和年龄,都会因为女儿明显提升了幸福感。也就是说,有了儿子你不一定幸福,但是有了女儿,你就能更幸福一点点。

这其中的原因在于,成年儿子实在是太花钱了,所以有时候不是你不想养儿子,而是你可能真的养不起。

男孩一旦成年,“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好理想就压上心头。这个时候的父母正当“中年危机”,上有双方高堂要养,下有儿子娶亲要供,幸福感怎么会高。

同样是别人家的宝贝女儿,总不能被你的儿子空手套白狼。彩礼、婚礼、婚纱、蜜月旅行哪一样你敢少?

2006年贵州的村庄里,中等规模的婚礼平均花费近2万元,超过了调查范围内人均收入水平的八倍。负主要费用的新郎家庭会在婚礼前把一半的收入存起来。

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房子。
生女儿比生儿子幸福吗
(“再不买房,美女就老了”房地产商怂恿人们买房 / 视觉中国)

尤其是在当下男女比例严重不均衡的中国,男孩越多,越能形成“女孩市场”,房价就是儿子们在激烈婚姻市场中的身价。如果你的儿子不是靠脸吃饭的狼系、犬系男友,那就只能让姑娘先始于家产,再陷于人品,最后忽略外在。

为了自己儿子下半辈子的幸福,爸妈们不得不带上全部积蓄,参与到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去,为了儿子的交配权勒紧裤腰带,跟飞涨的房价做斗争。

所以,一个恶性循环出现了,婚前性别比越高的地方,房价越高,储蓄率越高。
生女儿比生儿子幸福吗
(资料来源:The Competitive Saving Motive: Evidence from Rising Sex Ratios and Savings Rates in China)

不仅要节流,开源也必不可少。存的那点钱在水涨船高的房价面前依旧是杯水车薪,研究表明,有男孩的家庭中,父母更倾向于自主创业,并且更愿意从事高风险的职业。

而反观女孩,不仅少花钱,甚至还能帮家里“赚钱”,彩礼钱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统计网站statista曾做过一项测算,2013年,浙江省以24000美元的彩礼金额荣登中国榜首位。而2013年浙江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774.99元,换句话说,普通人结个婚,光彩礼就要不吃不喝攒个好几年,再算上其他的支出,可能就一夜回到解放前。

不仅如此,那些赚来的彩礼钱还被一些爸妈们补了儿子拆的墙。收着女儿的彩礼钱,买着儿子的大婚房。

唐灿等人在浙东村落做调查时发现,有户人家因为想为小儿子换亲,让自己的女儿27岁都没能嫁出去,最后收了一万五的彩礼嫁给了外乡人,而父母则心安理得拿着这笔钱为小儿子招亲。

儿子是建设银行,女儿是招商银行,爸妈们虽然都知道养儿子是亏本买卖,但还是会祭出自我安慰的杀手锏:现在苦一时,老来享清福,我们有儿子养老,你们生的女儿行吗?

养老的究竟是谁

不好意思,那些渴望在老年能够捕获幸福的男孩爸妈们可能要失望了,在养老这件事上,女儿行,而且可能做得更好。

2002年农村居民生育意愿调查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生育目的还是“传宗接代”,而另外的三分之一则是“养儿防老”。

计划生育一个响指让孩子成了配额制。对于那些做梦都想生儿子的爸妈来说,有了儿子就仿佛抽到了一张通往幸福老年生活的彩票,但这张彩票的兑现系统却总是宕机。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一点,子女对父母尽了多少孝不能仅从物质角度衡量,爸妈们晚年需要的不光有人民币,还有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否则就成了孔夫子骂的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了。

而在公立养老院不够、商业养老院价格高的中国,靠子女的家庭养老依然是最主要的模式。不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60岁以上的中国父母约四成仍和孩子共同居住,并且体现出和儿子一起住的强烈偏好。

因此,儿子对父母的养老义务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同居模式。2015年一项研究表明,在农村,虽然儿子养老的整体效用还是高于女儿,但是如果去除居住地的影响,儿子仅仅在经济支持一方面胜过女儿,家务劳动和照顾父母方面则是女儿更胜一筹。儿子出钱,女儿出力,成了农村养老的新模式。

而在城市中,女儿对父母的物质支援和精神照料都已经超过了儿子,女儿这块贴心小棉袄,尽起孝来比儿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生女儿比生儿子幸福吗
(计划时期的标语就是当下中国的现实 / 视觉中国)

儿子精神照料付出少,有时候不见得是不愿意,而可能是一种走投无路的选择。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农民工调查报告表明,四分之三的进城务工人员都是男性,全年平均近10个月都在外务,且八成年龄都在20-50岁之间。

父母在不远游早就屈服于经济压力和城市的诱惑。上有高堂,下有幼子的成年男性大规模出走农村,而他们的尽孝之心也最终成了有心无力。

养出来一个孝顺儿子都难以满足爸妈的精神需求,如果养出的是一个只图遗产的白眼狼又会怎样?

要知道,中国子女尽养老义务,其实早已潜移默化地成为一种继承遗产的交换,一家兄弟姐妹在商量父母晚年的赡养义务时,一直都是谁拿得多、谁养得多,因为赡养多寡、家族财产分配不均而撕破脸皮早已不是新鲜事。
生女儿比生儿子幸福吗
(九旬老人状告3不孝子,不赡养不给房住 / 视觉中国)

在浙东农村里,继承财产的儿子养老叫“养”,而写不进家谱的女儿养老叫“孝”,通常儿子供养重视温饱,经常以每年给父母多少麦子作为衡量“养”的标准。女儿则基本不给口粮,而是以情感慰藉、生病照料、实物和零花钱来赡养父母。

有趣的是,这些女儿给的零花钱反而成了老人们金钱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儿子的孝顺不是你想买就能买,但是女儿的真情却是你想留就能留。

当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父母的幸福感而言,性别不重要,教养最关键。否则,等你老了,你和你的儿女们,谁养谁还真说不定。

——END——

图片引用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