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自己不称帝

  • A+
所属分类:文学作品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知名人物,用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文学家来形容他,都是不为过的。但曹操又是一个最具争议的人物,不论是他生活的那个年代,还是到后世,始终都是褒贬不一。

从曹操生前的实力来看,他要称帝谁也挡不住,而且还会得到一大群跟随他南征北战的人的拥护。但曹操始终没有这样做。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称帝,追封曹操为魏武帝。倒是刘备、孙权都在各自的地盘上称了帝,真正成了天下三分。

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个人都想统一中国,唯独曹操没有称帝,这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刘备、孙权称帝均是在曹丕称帝以后,东汉政权彻底完结之时。由此也可以说,只要汉家天子还在,孙权、刘备也不敢贸然称帝。这种现象只能用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来解释。儒家文化强调的是礼治、德治,最看重的是遵礼。这个礼的核心就是上下有别,尊卑有序,一旦定下来,就不能逾越,谁越过了,天下就共讨之。

曹操不称帝,根本是他当时还不能逾越和不愿逾越礼制这条线。他守住这条红线,就在政治上得了分,就掌握了主动权。曹操的起兵,以后的兴起,靠的都是这张牌。没有了这张牌,曹操就会失去民心,就不会有以后的宏伟事业。

公元188年,冀州刺史王芬想借平乱来发兵,借机除掉宦官,换掉无能的皇帝。王芬把这个计划告诉了当时在朝中为议郎的曹操。曹操不赞同这样做,并以伊尹、霍光为例讲了一番道理。从曹操列举这两人来看,曹操对废立皇帝这件事头脑是十分清醒的。他首先认为,废皇帝是天下最不吉祥的事,就是不得人心,会导致天下大乱。这是很危险的,伊尹、霍光最后的结局都是很惨的。这可以说是曹操以后行为的最好注释。

公元210年冬天,曹操在邺城修筑了铜雀台庆祝。在热闹之余,曹操下了一道令,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了表白,曹操在令中说:“我当初被推举为孝廉,想好好地处理政务、推行教化来建立自己的声誉。

“但不能如愿,被征召为典军校尉,于是心中渐渐改变想法,要为国家讨伐叛贼建立功勋,使我的墓碑上能写道: ‘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可正碰上董卓之难,我就兴举义兵。击破、降伏了三十万黄巾军;又征讨打击袁术、击败了袁绍、再克服刘表,终于平定天下。

“我身为宰相,作为人臣的尊贵已达到顶峰,已经超过了我的企望。假使国家没有我,不知将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许有人会胡乱地猜测,说我有篡位的野心,我常常因此心中不安,所以向诸位陈述这些话,都是我的肺腑之言。”

曹操作的这篇自我表白,用意是很明确的,不外乎下面几点:一是表明自己是很看重名誉的。二是社会动乱,自己原有的愿望不能实现,是时代把自己推上了讨贼立功、征讨杀伐的道路。没想到当了宰相,位极人臣的顶峰,超过了自己的企望。第三点,也是最为关键的,就是明确表示,自己不会篡位,别人也别想篡位。

曹操这篇文应该说是坦荡的、正直的,讲的是真心语,还是大实话,也是很深刻的话:在名与实之间,突出强调了实。特别强调不会图虚名而招实祸。文中虽没有提出自己不称帝,

但意思已经很明确,自己绝不会称帝,不会越这个最大的礼制红线,也同时告诫任河人别想越过这条红线。

图片引用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