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教授截然不同的命运给我们的启示

  • A+
所属分类:文学作品

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作出正确选择的重要性大家都清楚,但是当事人往往会由于主观的因素或者对客观因素判断不准而错失良机,从此他/她的人生轨迹也完全不同。这个问题在任何时候都值得我们深思。另外一方面不同人的处事方式所带来的结果和于人于己的感受也完全不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实这是两类人,他们之间的不同太多了,命运也完全不同,他们的故事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至于他们谁内心更舒畅和没有遗憾,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大家一定有自己的看法。这些故事也许能告诫我们去根据自己的特点做好十字路口的抉择,选择适合自己也利于他人的工作和处事方式,活出精彩的人生。

A教授,五十年代人。七十年代国内著名大学研究生毕业举家去了加拿大,其后在加拿大著名的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几所顶尖的大学做博士后。可能当时在加拿大并不好找工作,所以做了几轮博士后。那个年代能出国,并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应该是很优秀的,而且回国的话,应该是国内大学随便挑。但是那时候他举家移民到加拿大,并不想回来。做完博士后在一家跨国医药公司的研究所工作,但是公司的科研可能并不像正真的科研机构,其科研其实是为公司的研发服务。也许他并不喜欢这样的工作,还是喜欢这种单纯的科研。在2000年后他萌发回国的念头,但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再加上前几年在公司上班,应该没有论文发表,所以国内的重点大学一般都不考虑。最后他被国内的一所普通大学相中。回国后还是显示了他的科研功底,很快就有很多SCI的论文发表,但是这背后就是没日没夜的辛劳工作,因为在那样一所普通的大学,课题组的学生和老师的素质其实都跟不上,所有的工作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比如基金申请的撰写和结题,课题的设计,论文的撰写和投稿等等,甚至抗体的购买都要他亲自过问。这样的工作强度对一个六十岁的老人来说真的是过大,但他喜欢这样的工作,也乐在其中,也许他也不觉得累。他和学生的关系处的比较融洽,也告诫年轻的学生怎么处理这些问题。

B教授,六十年代人。国内一所大学本科毕业,在国内待业一段时间后去美国读硕士和博士,并在著名大学做了博士后,之后去一家公司工作。当然结果和A教授一样,在国外呆不下去。九十年代末海归对国内来说是稀缺人才,他也进入国内顶尖大学当教授。从此风光满面,自信心膨胀,总觉得老子天下第一,还爱做梦憧憬着自己能获诺贝尔奖。其另一大“优点”是拍马屁的功夫了得,把大领导哄得团团转,同时还能颠倒是非,黑的能说成白的。即使把学生当奴隶看待,想骂就骂,想侮辱就侮辱,把同事和上级领导不看在眼里,也没有人能把他怎么样。平时除了拍马和出差,实验室的科研是什么玩意都搞不清楚,实验室的一切事不都不管,基金申请和结题报告学生写,论文撰写和投稿学生自己做,招新生也学生负责,最后面试的时候他露下面,出去作报告的PPT学生做,学生还要负责给他讲清楚。但是有件事必须做,那就是每个星期固定开几次会检查学生一个星期来所做的工作和吹牛。凭借着这骂人和威胁,实验室的成员也不敢怠慢课题进展,每年也能发好些文章。

图片引用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