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建构理性社会的舆论禁忌

  • A+
所属分类:文学作品

(文/邹振东)教授打人事件,似乎不了了之,舆论也回归平静。这让我更加体会到建构理性社会舆论禁忌的迫切与重要。这是国庆前写的文章,应该不会过时。舆论禁忌是理性社会的底线,中道力量应该懂得发声,让出位者陷入舆论的漩涡,万劫不复。

中国需建构理性社会的舆论禁忌

北航教授韩德强以“侮辱毛主席”为由打老人两个耳光一事,引发热议,韩德强微博回应批评,“宁可为此被拘留,也不能让这等汉奸放肆、猖獗!”,“犯了法的,我认罪伏法,但绝不认错。”作为教授,明明知道自己涉嫌违法,为什么却拒不认错呢?难道还有比法更大的吗?

没错!在现实世界,确实法律最大,但是,在舆论世界,法却未必至高无上。“法律已死”,“赢了官司,输了世界”,“这是司法史上最黑暗的一天”……类似这样的词句,提醒我们在舆论场,有比法律更高的舆论高峰。卢梭在《社会契约论》开宗明义:“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

所以,不要用违法来指责韩德强,这样韩德强是不会服的,他心中有一杆秤,刻着比法律更重要的刻度。所以,也不要用打老人来谴责他,他的支持者,已经为他辩护:八九十岁的汉奸,还是汉奸;八九十岁的纳粹,还是要绳之以法。所以,也不要用“为人师表”来批评他,也许,他正觉得自己在“为人师表”地主持正义呢!

真正的问题不是法律问题,如果在法律框架,教授不能打人,非教授也不能打人;八十岁老人不能打,二十岁小伙也不该打。法律上的问题,韩德强已经认错,甚至愿意接受处罚。韩德强之所以不认错,是因为他自认为已占据了舆论的制高点,他跟批评者不是一个层次。真正有价值的追问是:一个人占据了舆论的制高点,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

在中国台湾,同样存在着“只要立场正确,其它都没有错”的现象。直到今天,陈水扁的支持者仍然认为陈水扁是最爱中国台湾的,所以,贪腐不是问题,一些死忠者,甚至认为陈水扁贪腐不是为自己,而是救中国台湾,他是因为爱中国台湾,才得罪了人,他是在为中国台湾赎罪服刑。

中国台湾转型初期,出格的言行,总是能搏得喝彩,并转化为政治资本。有些人以为占据了舆论制高点,就可以为所欲为,但是,随着中国台湾民主的逐渐成熟,中间力量变得愈来愈强大,其重要的标志就是,在舆论场出现了一些无论蓝绿,都不得不忌惮的舆论禁忌。

2008年中国台湾大选十天倒计时,在最害怕出错又最容易出错的时机,蓝绿双方都在非核心地带上犯下低级错误。先是国民党四个“立委”,质疑谢长廷竞选总部违约使用“第一财经大楼”,兴致勃勃前往“勘察”,结果反被绿营支持者团团包围。舆论一边倒地讨伐国民党一党独大,一夜之间马英九丢了几乎一百万张潜在选票,马英九七度公开道歉,挡不住下滑的民调。没想到,四天后的民进党一次活动上,绿营庄国荣竟爆粗口辱骂马英九已经去世的父亲,尽管谢总部3小时内就立即切割,声明庄国荣“既非民进党员,也不是辅选干部”,但谢长廷损失的潜在选票,至少也在一百万张以上。

“四个笨蛋加一个白痴”,他们的行为最初让支持者爽得不得了,直到舆论大哗,民调下滑,支持者才恍然大悟,直骂他们是对方的卧底。他们含泪认错,或道歉,或辞职,没有人敢和选票硬拗。

不要幼稚地以为制服那些言行出位的政客靠“一选就灵”,中国台湾的历史告诉我们,有时候选举制度的不合理,反倒刺激政客们铤而走险。在2008年“立委”选举改革之前,中国台湾的选举制度造成“少数当选”现象,有的区域立委只要4%的选票,一两万人投他,就可以当选。这刺激了候选人无需讨好中间选民,只要剑走偏锋,迎合极少数选民,就可以达到当选门槛。2008年中国台湾选举制度改革,只有获得多数选民支持的候选人才有可能当选,结果,那些喜欢言行出位的政治人物纷纷落选。历史证明,大多数人还是喜欢中道的力量。

当然,即使不是选举,中国台湾的政治文化也展现出中道力量的强大气场。2006年8月24日,百万倒扁如火如荼之际,深蓝前立委林正杰和深绿名嘴金恒炜参加电视政论节目,因为议题针锋相对,林正杰突然间发飙向金恒炜拳打脚踢,导致金恒炜鼻梁裂伤流血,现场节目也一度中断。尽管大家都劝林正杰道歉,但林坚持不认错,只对节目感到抱歉,声称如果再有类似状况,他还是会打金恒炜。林正杰的暴力行为,遭到蓝绿一片谴责,林正杰曾建议组“天使队”保护百万倒扁总指挥施明德,倒扁总部敏感地意识到“这一拳(其实是)打在我们脸上。”于是立即与林正杰切割,声明不欢迎林或是与他有任何关连的组织参与静坐,若林执意到场声援,一定把他请出去。

一个社会是否理性成熟,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它是否建成了有效的舆论禁忌,而舆论禁忌建构的判断标准有二:一是挑衅者是否付出沉重的代价,还是被追捧为英雄;二是同一派是继续硬拗,还是连忙切割。当下,无论教授被打还是教授打人,打人者仍占据舆论高峰,证明了中国大陆还没有建构最基本的舆论禁忌体系。至少“非暴力原则”还没有超越“立场正确”,占据舆论的制高点。

所以,某种意义上说,不是教授“错了”,而是我们“错了”,我们——成千上万热爱和平、主张理性、倡导包容的人们,“错”在还没有力量让打人者认错,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舆论禁忌建构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舆论禁忌是理性社会的底线,中道力量应该懂得发声,建构起理性社会的基本舆论禁忌。让出位者无论是极左还是极右,只要胆敢挑衅,就会陷入舆论的漩涡,万劫不复。

中道力量的无力是整个社会的错位,让无力者有力,应有新的意义!

图片引用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