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比莫言小说更“魔幻”

  • A+
所属分类:文学作品

越发觉得,近期由诺贝尔文学奖引出的系列怪象,为获奖者莫言未来的新作提供了极佳素材。仔细想来,这些怪象有一定的“中国特色”。

现实比莫言小说更“魔幻”

先从莫言家乡一位官员透露的“万亩红高梁”计划说起。报载,山东高密市胶河疏港物流园区管委会主任范珲近日对记者讲,高密市政府准备投资6.7亿元打造旅游带,包括莫言旧居周围的文化体验区,红高粱文化休闲区等。其中红高粱文化休闲区,将种植万亩红高粱,“赔本也要种”。对于如何劝说莫言父亲同意修缮莫言旧居,范主任已拟好了说辞:“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儿子已成为社会公共资源,“你不同意不一定管用”。

瞧瞧,这番讲话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是否从其他一些地方官的嘴里也听过?

本来,消费名人,借助名人效应发展地方经济,是一件挺正常的事儿;莫言获诺奖引来万众瞩目,也是再自然不过的现象。莫言的手稿可以被炒到120万元;陈光标可以吆喝着给莫言送别墅;深圳某副教授可以讥讽莫言“长一副村支书脸,写不出好作品”……但这些不过是民间的狂躁与炒作,群众自有判断,危害不大。政府要是不计后果地跟着瞎疯狂,最后恐怕会将一件喜事给弄成了悲剧:莫言获奖,百姓遭殃。

据说,诺贝尔奖评委会对莫言获奖给出的理由是,他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但老实说,我此前并没有对莫言作品留下很明确的“魔幻现实主义”印象,倒是觉得我们亲历的许多现实生活,比他的作品更具“魔幻”性。譬如“赔本也要种”这话,会令我们想起一些地方官酷爱“锦上添花”,对名人未成名前的困苦却不愿“雪中送炭”。这在奥运冠军身上有更充分的体现,今年伦敦奥运会,冠军还乡,地方政府又是锣鼓喧天,又是重金奖励;亚军与季军还乡,则是无人接机。而“儿子不是你儿子,屋子不是你屋子”这话,则会令我们想到层出不穷的强制拆迁现象。

“万亩红高梁”计划,同时还揭示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种已经不合时宜的发展思路,眼下依然是政绩焦渴者的法宝。名人效应已是昔日的辉煌,更是文化沉淀下来的结果。绍兴可以打鲁迅牌;湘西可以打沈从文牌;绩溪可以打胡适、胡雪岩的牌。但有的地方争当夜郎的家乡;有的地方声称是孙悟空的故里;有的地方则请出西门庆、潘金莲作形象代言人,这些就有些乱弹琴了,堪称“魔幻主义”发展观,也是黔驴技穷的表现。

都知道,台面上的道理是,重大投资与决策首先要尊重民意,然后是科学论证。奈何,一些地方官早已习惯于权力自大,我行我素,忘却了常识。种高粱不赚钱,高密农民早已弃种,以及张艺谋那部拿了国际金奖的电影《红高梁》未能将当地旅游业弄起来,这些现实,估计也未能进入论证的范畴。想想看,这些其实都挺“魔幻”的,也挺符合我们“现实”的。难怪莫言在谈及获奖后所经历的种种事情时说到,“如同一面镜子,看到人心、看到世道,也看到自己。”

图片引用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