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让人性抵达“光明的地方”

  • A+
所属分类:文学作品

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充当自己家庭伦理剧的主角。到人生谢幕的时候,很多人或许会叩问,在人生某个时刻,人性为何会出现沦丧与泯灭?

先让人性抵达“光明的地方”

11月14日,就看到三条新闻,都与亲情伦理有关,都在显现人性沦丧的残酷。

第一幅画面。在南京街头,一个老汉,穿着旧夹克,脏兮兮的牛仔裤,操着一口外地方言,胡乱挥动着扁担,不停发泄内心的悲愤。旁边,是拉链坏了的编织袋。老汉姓张,举全家之力,供养了儿子考上南京的大学。儿子毕业后,留在南京娶妻生子,成家立业。

张老汉从湖北老家到南京,想进儿子家,去看看孙子,被儿子嫌弃太寒酸,怕丢人不让进家门。那一刻,老人当街下跪,老泪纵横,最后含恨决定连夜赶回老家。曾经的望子成龙,哪曾想到成龙后的孩子做不回人。

呼喊着“救救孩子”的鲁迅,留下过一句经典名言——“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张老汉以前一定觉得,相较于他那贫困的乡村,在南京上学成家的儿子,是到了“光明的地方”。

光明到底在哪里?现在张老汉一定明白,不在城市的美仑美奂,灯火璀璨,而在人性的光亮温暖。儿子的人性迷失,不顾亲情伦理,让他跪倒街头哭诉,那一刻,他同样在呐喊着“救救孩子”。他的孩子是成年人,但没有成人。

需要拯救的人性,又何止只是这个人,又何止只是这个人生阶段。

接着来看第二幅画面。还在南京街头,一名14岁的少女小静,当街对自己亲生父亲连扇十余个耳光,拳打脚踢,跳起来飞踹,父亲一直没有还手。原来,小静认为父亲过于严格的管制让她失去自由,痛恨之下,对着父亲大打出手。那一刻,少女小静的人性,沉沦在无边的黑暗中。

乖戾骄纵的背后,小静也有少年坎坷。木然挨打的父亲,早年离婚,四处打工,让小静被迫辍学,跟着他漂泊异地,居无定所。在很多人看来,他是一个失败的父亲,没将孩子送到“光明的地方”。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问题是,这个父亲,同样也有委屈无奈。在生活面前,在人生面前,谁敢说,他就是成功的?让女儿辍学的父亲,与将儿子送进大学的父亲,失败与成功的区别,不过就在于世俗的功利判断,与人性无关。他们没能将孩子送到人性的光明地带,同样留下需要救赎的孩子。

太阳会有落山的时候,灯光也熄有灭的时刻,明亮从来离不开黑暗的衬托。生活中,总有一种失败可能让你泪流满面。但生活不能靠盘点委屈继续,个体任何时刻偏离人性,同样都会成为一种罪恶制造,给人性光亮遮蔽了一块蒙眼布。

以第三幅画面为例。福建80后少妇陈某趁着丈夫睡觉,去浙江见情人,为凑够路费,竟将仅两岁的亲生儿子卖掉,与情才汪某住到一起。经警方解救,离家20多天孩子才重回父亲怀抱。少妇卖子见情夫那一刻,是人性彻底泯灭,很可能会给孩子未来种下人性罪恶的因子。

拯救泯灭的人性,离不开社会与国家,离不开制度与法律。但是,不论是不进父亲进门的儿子,还是贩卖孩子的母亲,以及痛打父亲的孩子,在那一刻,他们其实都拥有避免出现人性泯灭的选择空间。这就意味着,当人们面对具体真切的“伦理情境”,内心对亲情人性伦理,必须拥有一种类似宗教般的虔诚敬畏。

那么多个体在某一时刻的人性泯灭,表明当前必须重新梳理传统的道德伦理,重建符合这个时代的人性文明。只有从文化到制度,串起来一条线,搭起一条路,才能让个体找到适合救赎自己灵魂途径,让人性先被光明照亮。

一个理性与文明的现代公民,也必须看清楚什么是群己权界,必须懂得人性伦理底线。

否则,跟着时代车轮迅猛前行,人性却不能先抵达“光明的地方”,就算走得再远,爬得再高,前面很可能还是人生的黑洞与悬崖。

(文/单士兵)

图片引用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