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历史:吃老鼠

  • A+
所属分类:麦田百科

每年正月初,贵州一些龙姓的苗族同胞都要“郎爵勒”。汉语的意思是“吃老鼠肉过年”。

相传龙姓最初的祖先叫龙够乐,他拖儿带女逃荒到贵州黄平县苗陇这个地方,见这里土地肥沃,就在山坡上拓荒种田。有一年,苗陇遇上百年未有的大旱,人们缺衣少食,只得挖野菜充饥度日。可龙够乐由于精耕细作,挑水浇田,秋后还打下了五升糯米。他高高兴兴地装进箩筐,准备全家老少过个好年。

万万没有想到,到了腊月三十日晚上,箩筐里的糯米不翼而飞,他百思不解。看到撒在地上零零落落的糯米,他顺迹寻踪,一直追到老鼠洞口,这时才明白这白花花的糯米被老鼠偷了。于是龙够乐就发动全家,深挖鼠洞,经过一天的“战斗”,终于捕到了大老鼠80多只,小老鼠十几窝,并从鼠窝中挖得五谷杂粮百余斤。

龙够乐一家因旱灾已多日未尝过肉味和吃上饱饭了。于是他们将一只只肥鼠开膛破肚,煮熟当菜;又把“缴获”的五谷杂粮烧好当饭。大年初一,龙够乐全家吃上了一顿难得的丰盛美肴,剩下的鼠肉初二又吃了一天。从此以后,他们就把正月初一定为“鼠节”,并祖辈相传,延续至今。

每逢过年,那里的龙姓苗族子孙,就开始在田畦、谷地安“机关夹”竞相捕鼠,捕鼠越多表示对祖先越尊敬。“吃鼠节”里,每家起码要吃上二、三只大肥鼠,如果哪一家没有捕到老鼠的话,还必须用糯米做几只“米老鼠”过节。

图片引用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