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成语_兵不血刃的故事 “兵不血刃”(兵,指兵器),形容军事进展顺利,根本没有经过战斗,刀刃上血迹都没有,就得胜了。 这句话,《荀子》(战国时荀况撰)的《议兵》篇中就有。它称颂上古时代的几次战争:尧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 2019年2月20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故事 成语_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故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本是一句俗谚。汉代哲学家王充在他的名著《论衡》的《状留篇》中,曾有相似的说法。它说: “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 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斯须”,是一会儿的意思。河水结成... 2019年2月20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故事 成语_宾至如归的故事 客人们来到旅馆里,招待员热情接待,服务周到,使客人们好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这就叫做“宾至如归”。 这句成语来源于春秋时代子产的一段故事。 子产,即公孙侨,郑国的大夫,曾当过多年国相。(参看“得其所哉... 2019年2月20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故事 成语_别无长物的故事 《世说新语》(南北朝刘义庆编)《德行篇》中有一段关于王恭的故事。《晋书·王恭传》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这王恭,字孝伯,东晋时人。他有个朋友名叫王忱,他俩都曾在宫中担任过太子的老师。 有一次,王恭同他的... 2019年2月20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故事 成语_别开生面的故事 “别开生面”这句成语来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 这首诗的题目是《丹青引·赠曹将军》。“丹青”。原是绘画用的两种主要颜料——红和绿,古人因此把丹青作为绘画的别名。“引”是乐曲的一种,也是诗歌和一种体... 2019年2月20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故事 成语_鞭长莫及的故事 春秋时,楚庄王派申舟访问齐国。从楚国到齐国要经过宋国,按理应事先通知宋国。可是楚庄王自恃大国,不把宋国放在眼里,说:“不用通知宋国,只管过去就是!”(楚国在今湖北一带和河南的南部,齐国在今山东北部和河... 2019年2月20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故事 成语_筚路蓝缕的故事 春秋时,小小郑国,地处晋、楚两大国之间。北方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为了争夺郑国,矛盾很大。郑国既害怕楚国,也不敢得罪晋国,处境十分为难。 《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那年春天,楚国攻打郑国,郑国抵挡不住,只... 2019年2月20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故事 成语_闭门造车的故事 “闭门造车”这句成语,已经相当古老。宋代朱熹在他的《中庸或问》中提到这句成语时,就说它是古语。 不过,古语所谓的“闭门造车”,它的愿意却和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完全不同。 朱熹的《中庸或问》是这样说的:“... 2019年2月20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故事 成语_必恭必敬的故事 解释: 非常的恭敬,也形容十分端庄和有礼貌。 这个成语来源于《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罹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周幽王姬宫涅是西周的最后一个国君,他... 2019年2月20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故事 成语_毕恭毕敬(也作必恭必敬) 的故事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后来也形容十分端庄和有礼貌。毕:非常恭敬 典故 周幽王姬宫涅是西周的最后一个国君,他昏庸暴虐,政治腐败。 公元前779年,褒国进献了一个姓姒的美女,叫褒姒... 2019年2月20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