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湖”

  • A+
所属分类:人与自然

在苏北平原坐落着一个特殊的湖泊,它不像一般湖泊那样藏在平原怀抱里,而是从平地拔起,高踞于平原胸脯上。请看看它的湖底比湖东平原还高出4~8米,洪水期湖面比平地要高出10余米。这就是著名的洪泽湖,人们称之为“悬湖”。

这个“悬湖”的规模还不小呢,面积3780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这种大型的“悬湖”在我国平原地区还找不出第二个。有人把湖东的城高和临湖大堤作一比较,称是“堰堤据建领之势,城郭有釜底之形”,这种说法一点也不过分。

平坦的大地上怎么会长出一个“悬湖”来呢?原来在200~300万年前,这里的广大地区是个黄河大湾。以后漫长的岁月中,黄河、淮河和长江的泥沙在此不断地堆积,巨大的海流和海浪,堆起了一道道沙堤,围成一个泻湖,这就是今日洪泽湖的前身。淮河泥沙继续输入泻湖,泻湖逐渐变成宽浅的湖荡。以后黄河夺淮河的河道入海,使淮河的通道受到泥沙的阻塞,此湖荡不断壅水抬高,那个呈“悬湖”之势的洪泽湖便由此形成。洪泽湖形成之后,黄河、淮河泥沙继续输来,湖床日益加高,这对湖东大运河造成很大威胁。

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为了保证大运河通航,明朝就发动人民修建了一条北起洪泽县顺河集,南至蒋坝,长38公里的湖东大堤,堤宽50米,系用玄武岩块砌成。从此这个“悬湖”加上了一道护身符。这条大堤,一方面保护了湖东地区的安全,一方面更促进了“悬湖”向高处发展。以后大堤渐有毁坏,每逢汛期洪水泛滥,湖东平原便一片汪洋,酿成水灾;而旱期则又湖底干涸,尘土飞扬。解放后,治理洪泽湖被列为治淮重点工程之一,对湖东大堤培修加固,同时筑河闸控制湖水并利用来灌溉。现在这个“悬湖”的面貌已大为改观,经常碧水满湖,灌溉、航运都较便利。

图片引用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