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_抱薪救火的故事

  • A+
所属分类:成语故事

战国时代,魏国在安釐王(釐,通僖,音同)时期,连续遭到秦国的侵略。

安釐王元年,秦军占领了魏国的两座城;第二年又夺了两座城,并且进逼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韩国派兵去救,也被秦军打败,魏国又割让了一部分领土给秦国,这才算结束了这次战争。可是,到了第三年,秦国又发动进攻,强占了魏国的四个城市,杀害了魏军四万人;第四年更把魏国和韩国的军队打得大败,被杀伤的将士有十五万人,魏国的大将芒卯也因此失踪。在这种情况下,魏国的另一将领段干子建议再把南阳割让给秦国,以便换取暂时的和平。懦怯无能的安釐王听从了段干子的建议,向侵略者再一次屈膝求和。

有个名叫苏代的,不赞成魏国的这种妥协政策。他是“合纵抗秦”的创议者苏秦的弟弟(参看“前倨后恭”)。那时,苏秦已死,苏代继承他哥哥的遗志,主张联合六国,一致抵抗秦国。他对安釐王说:“侵略者贪得无厌,你这样牺牲领土主权,想换取和平是办不到的。只要你的领土没完,它的贪欲就不会满足。这好比救火而用柴草,将柴草一把又一把地投入大火,想这样去扑灭火焰,怎么办得到?你的柴火不完,火也就永远也不会熄灭!”

苏代的这段话,据《史记·魏世家》记载,原文有这样一句话:

“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这就是“抱薪救火”这句成语的出处。它比喻这样的一种情况:要想消除祸害,由于采取了错误的办法,不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使祸害更加扩大和严重了。《淮南子·主术训》说:“譬犹扬堁而弭尘,抱薪以救火也。”(“扬堁弭尘”,用扬起灰沙的办法来消除尘土。这句话和“抱薪救火”的意思相同。)

《汉书·董仲舒传》说:“如以汤止沸,抱薪救火,愈甚无益也。”(“以汤止沸”,用滚烫的水倒入开水锅里,想让开水变凉。)这句话和“抱薪救火”的意思也是相同的。此外,还有一些类似的说法,如《汉书·礼乐志》载:“如以汤止沸,沸愈甚而无益。”《淮南子·原道训》载:“若以汤沃沸,乱乃愈甚。”

这里所说的“以汤止沸”或“以汤沃沸”,与一般所说的“扬汤止沸”的意思并不一样(参看“扬汤止沸”)。

图片引用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