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故事 电话爸爸 一对小夫妻,生了一个女儿,名叫可可。可可蹒跚学步时,爸爸就离家外出打工了。从此以后,可可再也没有见过爸爸。每隔十天半月,妈妈就会抱着可可,走二里路到村部接电话,每次都是妈妈和爸爸先说上一会儿,而后妈妈... 2019年6月1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故事 成语_负隅顽抗的故事 出处《孟子·尽心下》 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隅(即隅),莫之敢撄。 释义“负”,依靠;“隅”,山势险要的地方。比喻依仗某种条件顽 固抵抗。 故事 战国时,有一年齐国发生饥荒,许多人饿死。孟子的弟子陈 ... 2019年6月1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故事 成语_负荆请罪的故事 战国时,赵惠文王有两个忠勇爱国、才能出众的贤臣:一个是国相蔺相如,一个是大将廉颇。这一文一武、一将一相,真是名闻各国,威震四方,连强大的秦国也不因此不得不对赵国有所顾忌。 那蔺相如原是赵王一个内侍长缪... 2019年6月1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故事 成语_斧正的故事 楚国的国都郢都,有个勇敢而沉着的人,他的名字没有留传下来,人们只叫他“郢人”。 郢人有个好朋友,是技巧极高的匠人,不知道他是姓石,还是名石,人们都叫他“匠石”。 郢人和匠石真是难得的一对。他俩有一套绝... 2019年6月1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故事 成语_佛头着粪的故事 《传灯录》(宋僧道原撰)有一段关于“佛头着粪”的有趣记载: 有一位崔相公,在一所寺院里游览,见佛像头上有鸟雀粪,便装作很生气的样子问和尚道:这些鸟雀到底还有一点儿佛性没有? 和尚也很幽默,不假思索地回... 2019年6月1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故事 成语_奉公守法的故事 【释义】奉:奉行;公:公务、公事。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 成语典故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英勇善战,建立了显赫的功勋。赵惠文王封赵奢为... 2019年6月1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故事 成语_凤毛麟角的故事 “凤毛麟角”,常用来比喻非常难得的杰出人才。关于“凤毛”,可以说一说谢超宗的故事。 谢超宗,南北朝时宋人,原籍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他是著名文学家谢灵远的孙子。谢超宗聪明好学,文章写得很漂亮,后来的宋... 2019年6月1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故事 成语_封豕长蛇的故事 传说,上古时代,荒山野林里到处有凶猛的毒蛇恶兽伤害人畜。《山海经》和《淮南子》等古书中所说的“封豕”和“长蛇”,便是那时著名的二害。 所谓“封豕”,也叫“封豨”,是一种大野猪,据说出没在桑林地方,长牙... 2019年6月1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故事 成语_风烛残年的故事 “风烛”,或“风中之烛”,比喻人命垂危,灯烛临风,很容易被吹灭一样。也叫“风灯”,或“风中之灯”。这个比喻,在古人的诗文中引用的很多。例如: 《古乐府·怨诗行》:“百年未几时,奄若风中烛”。 晋王羲之... 2019年6月1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成语故事 成语_风马牛不相及的故事 春秋时代的齐桓公是著名的霸主,不少诸侯小国都听他的指挥。南方的楚国,也是个大国,距离齐国又比较远,所以它没有向齐桓公低头。楚国北边有个小小蔡国,却也并不尊重齐国,而靠拢它的南邻楚国。齐桓公便借故兴师,... 2019年6月1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