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石洞和沙石洞 民间故事

桃石洞和沙石洞

崂山东麓的山坡上,曾经有两个很小的自然村,一个叫桃石洞,另一个叫沙石洞,都因为两个洞而得名。两个村子相距不到一里路。 这年,山下的土匪经常到村子里来烧杀抢掠。 一天,土匪又要来了。村里的人照旧躲避在各...
阅读全文
真假如意 民间故事

真假如意

早年间,有老两口子养了两个孩子,大的是姐姐,比弟弟大五岁。弟弟长得很好看,又聪明伶俐,老爹非常喜爱,起名叫如意。 如意长到十四岁,姐姐就出嫁了。这年冬天,爹娘长病都死了,家里只剩下如意一人,孤孤单单,...
阅读全文
罗刹海市 民间故事

罗刹海市

从前有个叫马骥的人,年少时就风流倜傥。他为人很聪明,十四岁便考入学府。只可惜,他的读书生涯并不长久,因为他的父亲年老以后不再出门做生意,而让马骥弃学经商。马骥只好从命。 父亲一生经商,到过的地方不少,...
阅读全文
成语_朝三暮四的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_朝三暮四的故事

宋国有个养猴子的老人,人们叫他狙公。他家里养着一群猴子。猴子的性情、习惯,他都了解;他说的话,猴子们也都能听得懂。狙公和这群猴子生活在一起,就象老爷爷和小孙子们似的,倒也颇有乐趣。 猴子们爱吃栗子,每...
阅读全文
成语_巢毁卵破的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_巢毁卵破的故事

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山东人,是孔子的后裔。据说,他小时候很聪敏,至今还流传着“孔融让梨”的故事。 汉献帝时,孔融曾为北海相(北海,郡名,在今山东益都到掖县一带),所以,也有人称他为孔北海。据《三国志...
阅读全文
成语_差强人意的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_差强人意的故事

王莽末年,刘秀,(即后来的汉光武帝)部下,有一个将军名叫吴汉,字子颜,南阳(今属河南省)人。他为人耿直,不爱说话。训秀起先并不怎么重视他。后来,其他的一些将军时常称赞吴汉勇敢,才逐渐引起了刘秀的注意,...
阅读全文
成语_曾参杀人的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_曾参杀人的故事

曾子,名参,春秋时鲁国人,相传他是个品行高尚的人物。(参看“三省吾身”—)《战国策·秦策》载有一个有关他的故事: 曾子住在费城(今山东费县)的时候,那时有一个和他同姓同名的人,也叫曾参。有一天,那个曾...
阅读全文
成语_草木皆兵的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_草木皆兵的故事

西晋末年,政治腐败,西北和北方的几个少数民族,乘机脱离晋朝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即所谓“五胡十六国”。其中最大的一个国家,要算氏族的秦国,历史上称为前秦。它原先占领陕西一带即所谓关中之地,后来...
阅读全文
成语_草菅人命的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_草菅人命的故事

“草菅人命”这句成语,是由汉初学者贾谊说的“其视杀人,若刈草菅然”演化而来的。 贾谊,洛阳人,汉文帝(刘恒)时的一个著名的文人。因年少时有才,称为贾生,去世时才三十三岁。汉文帝曾聘他为“博士”,还担任...
阅读全文
成语_草船借箭的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_草船借箭的故事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