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_抱薪救火的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_抱薪救火的故事

战国时代,魏国在安釐王(釐,通僖,音同)时期,连续遭到秦国的侵略。 安釐王元年,秦军占领了魏国的两座城;第二年又夺了两座城,并且进逼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韩国派兵去救,也被秦军打败,魏国又割让了一部...
阅读全文
成语_抱瓮灌畦的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_抱瓮灌畦的故事

“抱瓮灌畦”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天地篇》所说的子贡和汉阴丈人的故事。 子贡,是孔子的弟子中比较有名的一个,姓端木,名赐,春秋时卫国人,据说很有口才,曾经做过卫国和鲁国的国相,访问过许多诸侯国家。至于“...
阅读全文
成语_抱佛脚的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_抱佛脚的故事

平时不作准备,临时仓皇求救,叫做“平时(或‘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也叫做“临时抱佛脚”。 唐代诗人孟郊有诗道:“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庭》。”(《黄庭》,即《黄庭经》)。 关于抱佛脚的来历,据...
阅读全文
成语_包藏祸心的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_包藏祸心的故事

春秋时,楚国公子围(或称公子围,即后来的楚灵王),有一次聘问郑国。因楚国是南方的大国,郑国是它北邻的一个小国。郑国想同楚国交好,郑国大夫公孙段就将女儿许给公子围为妻。不料楚国却因此趁机派兵入郑,名义上...
阅读全文
成语_半途而废的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_半途而废的故事

解释: 半路上停下来不再前进。比喻做事有始无终。 这个成语来源于《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即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慧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乐羊子的妻...
阅读全文
成语_班门弄斧的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_班门弄斧的故事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梅之涣写的题李白墓诗。李白,字太白,好饮酒,人称李谪仙,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关于他的死,有种种神话似的传说。例如,有的说李白晚...
阅读全文
成语_班荆故道的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_班荆故道的故事

“班荆故道”这句成语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关于伍举和声子的一段记载: 伍举,又名椒举,春秋时楚国大夫,他同蔡国大夫声子(即公孙归生)是好朋友。原来,伍举的父亲伍参同声子的父亲子朝也是好朋友。 伍举...
阅读全文
成语_败军之将的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_败军之将的故事

汉初,被封为汉王的刘邦采用了在将军韩信的计策,攻取了秦国的故土关中地区,奠定了向东出击、同西楚霸王争夺天下的基础。(参看“暗渡陈仓”) 随后,刘邦从关中逐渐向东进兵,在今河南、安徽一带同项羽展开了长期...
阅读全文
成语_百折不挠的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_百折不挠的故事

东汉时有个名叫桥玄的,是睢阳(今河南商丘)人。这人的性情刚正,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年轻时,在本县当个小官,曾揭发过豫州“陈相国”羊昌的罪恶。在任“汉阳太守”的时候,他的属下“上邽令”皇甫祯贪赃枉法被...
阅读全文
百闻不如一见的故事 成语故事

百闻不如一见的故事

汉宣帝时,西北边境上传来警报,说羌人时常出没骚扰,攻占城池,杀害官吏,情况十分严重。朝廷得报,立即召开会议商议对策。大臣们都主张立刻派遣大军前去攻剿。可是当皇帝征询谁可以率领大军前去的时候,大家却谁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