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对中国人及中国历史的九大感悟

  • A+
所属分类:经典故事

鲁迅之所以无愧于思想家的称号,就在于他比他的同时代人以及多少代的后来者都深刻得多、清醒得多地了解中国社会和历史,他以他无可比拟的极其犀利、极其深邃的杂文和小说,对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批判,促使中华民族从“瞒和骗”与“不悟自己之为奴”的大梦中猛醒,“睁了眼看”世界,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以及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从而提高悟性,拔除奴隶之根性,实现精神上的自觉和独立,开辟崭新的精神文化之路。

他的文章看来是零散的、片断的,但是综合起来却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一精神文化系统,的确实际催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觉醒,并推动了全人类的精神文化发展,丰富了全人类的思想宝库,提高了人们对自我和对宇宙人生的认识,乃是中国精神文化新旧转型时期必不可少的思想资源,是所有想了解中国社会和历史的知识分子必须阅读的百科全书。所谓思想家就是能够把握事物之本质与世界之本源的思想者。

鲁迅正是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本质及其所造成的奴隶根性的本源把握与揭示得最为深刻、系统的思想者,仅就这一点来说,鲁迅就足可称为中国伟大而深刻的思想家了。他不是西方黑格尔、康德那样的建立了理论体系的思想家,而是最懂得中国的长于“知人论世”、明于知人心的本土思想家,这是他与西方思想家的区别,也是他的中国特色。

由于鲁迅的思维具有感悟型、“绍兴师爷”型的尖刻与严密和赋之于形象的特征,所以从性质上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灵异的感悟型思想家,概括起来,他对中国人及其历史有九大感悟

一大感悟:“吃人”

鲁迅他的第一声呐喊《狂人日记》中,借狂人形象寄寓了这样的思想:“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这个“吃人”的著名判断,在五四时期曾经惊世骇俗,使鲁迅获得了极大的声誉。而当下,鲁迅把几千年中国历史概括为“吃人”二字之举,常被人讥为文化激进主义。其实,鲁迅的这一举措不仅是打破“铁屋子”的一种手段,而且是具有极高智慧的思维理性。如鲁迅1918年8月20日在致许寿裳信中所说:“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种发现,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近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鲁迅所谓的“吃人”,并不是指肉体上的相吃,而是精神上人格上的奴役,是说中国人始终没有争到“人”的价格,没有真正摆脱做奴隶的时代。

二大感悟:阿Q的精神胜利法。

鲁迅在《阿Q正传》中借用阿Q这个典型形象,作出了精神胜利法这一永远发人深省的概括。从实质上看,精神胜利法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弱点,即在遭受失败后不能正视现实,以实际的行动转败为胜,而只能退缩到内心去,在精神求得虚幻的胜利,结果是一败再败,不可自拔。清朝末年本来自以为处于世界中心的中华帝国,遭遇到列强侵略、内部混乱的空前失败,于是精神胜利法这一人类的普遍弱点就从上到下弥漫起来了。鲁迅尖锐、深刻而又形象地点出了中国人的这个穴位,至今令人深思,实在是对中国人以至全人类的巨大精神贡献。

三大感悟:中国历史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青年的使命是创造不当奴隶也不做奴隶主的“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1925年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把中国历史概括两个时代,这就是: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他号召青年们要“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也就是既没有奴隶也没有奴隶主的时代,认为这“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这个“第三样时代”,其实就是他后来所说的“无阶级社会”。要打破抢夺“一把旧椅子”的历史循环,使人类进入争取到“人”的价格的平等、自由的民主社会。但究竟应该走怎样的道路、采取什么政治措施进入这样的社会,鲁迅并说过。看来他本人始终也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但是他思考了,尖锐地提出这个问题了,也感悟到了许多别人连想都没有想、甚至连感觉都没有感觉到的问题,就已经非常伟大了。鲁迅并不是政治家,也不是什么主义者。我们不能要求他全知全能,解决一切问题。

四大感悟:“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鲁迅在《小杂感》中说过: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

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又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信中说:《狂人日记》实为拙作,又有白话诗署“唐俟”者,亦为仆所为。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当然,一些学者并不完全同意鲁迅“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观点,例如林非先生就在《鲁迅和中国文化》中认为“过于夸大了,道教在中国思想文化史和民间风俗习惯中确实有较大的影响,不过它对于整个民族所引起的思想禁锢和箝制的作用,事实上是远逊于儒家学说的。”

从学理上讲,林着所说是有道理的。但就“道教这种拼凑了中国思想文化土壤中许多人几乎都习惯于接受的东西”,使人们既可以追求现世享乐,又可以使人们觉得“既为奴隶,也处之泰然,但又无往而不合于圣道”来说,鲁迅感悟到“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也有其缘由。

五大感悟:“不悟自己之为奴”。

到了晚年,鲁迅对中国人所受的精神奴役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1934年,他阅读《清代文字狱档》之后写了两篇杂文,值得反复品味。

一篇是《隔膜》。写的是鲁迅从《清代文字狱档》中感悟的一件案例:干隆四十八年二月,山西临汾县生员冯起炎,闻干隆将谒泰陵,便身怀着作,在路上徘徊,意图逞进,不料先以“形迹可疑”被捕了。那着作,是以《易》解《诗》,实则信口开河,惟结尾有“自传”似的文章却很特别,大意是有两个表妹,可娶,而恨力不足以办此,想请皇帝协办。虽然幼稚之极,然而何尝有丝毫恶意?不过着了当时通行的才子佳人小说的迷,想一举成名,天子做媒,表妹入抱而已。不料结尾却甚惨,这位才子被从重判刑,发往黑龙江等处给披甲人为奴去了。鲁迅对此案作出了极深刻的评析:

……这些惨案的来由,都只为了“隔膜”。满洲人自己,就严分着主奴,大臣奏事,必称“奴才”,而汉人却称“臣”就好。这并非因为是“炎黄之胄”,特地优待,赐以嘉名的,其实是所以别于满人的“奴才”,其地位还下于“奴才”数等。奴隶只能奉行,不许言议;评论固然不可,妄自颂扬也不可,这就是“思不出其位“。譬如说:主子,您这袍角有些儿破了,拖下去怕要破烂,还是补一补好。进言者方自以为在尽忠,而其实却犯了罪,因为另有准其讲这样的话的人在,不是谁都可说的。一乱说,便是“越俎代谋”,当然“罪有应得”。倘自以为是“忠而获咎“,那不过是自己的胡涂。

六大感悟:历代统治者不过是在争夺“一把旧椅子”。

1931年7月20日鲁迅在社会科学研究会的讲演《上海文艺之一瞥》中说:

至今为止的统治阶级的革命,不过是争夺一把旧椅子。去推的时候,好像这椅子很可恨,一夺到手,就又觉得是宝贝了,而同时也自觉了自己正和这“旧的”一气。二十多年前,都说朱元璋(明太祖)〔32〕是民族的革命者,其实是并不然的,他做了皇帝以后,称蒙古朝为“大元”,杀汉人比蒙古人还利害。奴才做了主人,是决不肯废去“老爷”的称呼的,他的摆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还十足,还可笑。这正如上海的工人赚了几文钱,开起小小的工厂来,对付工人反而凶到绝顶一样。

争夺“一把旧椅子”,是鲁迅对中国历史上不断改朝换代、却始终不改奴隶时代的精辟论述。值得注意的是这话讲于1931年,是鲁迅成为“左联”盟主、所谓由进化论转变为阶级论之后。鲁迅并没有机械地完全按照当时流行的阶级论观点看人看事,把工人绝对看成好的。而是说“奴才做了主人,是决不肯废去‘老爷’的称呼的,他的摆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还十足,还可笑。这正如上海的工人赚了几钱,开起小小的工厂来,对付工人反而凶到绝顶一样。”这实质是说通过工人推翻资本家掌握政权的方式,是不能创造“第三样时代”的。正如阿Q取代赵太爷成为未庄的主人,“他的摆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还十足,还可笑。”阿Q式的革命与阿Q式的革命家是要不得的。

七大感悟:“大明一朝,以剥皮始,以剥皮终,可谓始终不变”。

1934年,即鲁迅逝世前两年,他在《病后杂谈》中,谈过明初,永乐皇帝剥那忠于建文帝的景清的皮,明末张献忠也用同样的方法剥政敌的皮之后,讲了一句至理名言:

大明一朝,以剥皮始,以剥皮终,可谓始终不变。

这个论断实质是开国皇帝以“剥皮”这种最残酷的暴力方式夺取和维持政权,最后起义农民也用同样的暴力方式对付统治者和政敌,由此循环往复总是走不出奴隶时代的怪圈。应该怎样走出历史的怪圈呢?鲁迅没有回答,后人也不能要求他做出回答。

八大感悟:新奴隶主的出现及其本质与特征。

鲁迅晚年的《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以下简称《答徐懋庸》信),多少年来一直是牵涉面最广最深的一大争论焦点。出现的文章很多,观点也各种各样,但却忽视了鲁迅临终前最为重要的感悟:新奴隶主的出现及其本质与特征。

鲁迅终其一生的深层心理情结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抗拒为奴”。

鲁迅少年时代由于祖父科场案,家道中落,曾被人讥为“乞食者”,在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途路中,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使他自小就形成了倔犟不屈、不甘被人奴役的“硬骨头”性格。到日本留学时期,更是不甘做亡国奴,要改变国人的精神,主张“尊个性而张精神”,做“精神界之战士”。自此一生,始终如一地反对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奴役”,愈到晚年,“抗拒为奴”的心理情结愈是强烈,愈是对奴隶和奴隶主高度敏感,对人与人之间的奴役关系愈是憎恶。

鲁迅晚年的日本学生增田涉在回忆录《鲁迅的印象》中说过:读鲁迅的着作,和在他的正常谈话里,常常出现“奴隶”这个词。

鲁迅对于本国人民再三地说“奴隶”写“奴隶”,我体会到那是多么切实的带着实体的语言。

我知道了鲁迅所说的“奴隶”、“奴隶”,是包藏着中国本身从异民族的专制封建社会求解放在内的诅咒,同时又包藏着从半殖民地的强大外国势力压迫下求解放在内的、二重三重的诅咒。所谓主人与“奴隶”,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这一现实是经常在他的生存中,经常在鼓动他的热情,缠住他的一切思考。这一点,我们必须切实知道。因而我们知道他对自己和自己民族的奴隶地位的自觉,就是跟他的“人”的自觉相联结的,同时也知道正这儿就有着决定他的生涯的根据。

为着了解鲁迅,我们必须知道在这种环境里生长的他,和有了那样的自觉之后才开始他对人类的认识。要不然,他的一切语言,就会有只被当作空洞的声音的危险。

于事者迷,旁观者清。增田涉的这一感受,比中国的许多鲁迅研究学者深刻得多!

九大感悟:旧社会的根柢非常坚固、决不妥协的,新战线必须“注重实力”、“非韧不可”。

鲁迅在《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中说: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断,而且注重实力。旧社会的根柢原是非常坚固的,新运动非有更大的力不能动摇它什么。并且旧社会还有它使新势力妥协的好办法,但它自己是决不妥协的。在中国也有过许多新的运动了,却每次都是新的敌不过旧的,……

要在文化上有成绩,则非韧不可。

在前期杂文《娜拉走后怎样》中,他也反复强调: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

在《两地书》给许广平的信中谆谆教导说:“现在的中国,总是阴柔人物得胜。”所以青年人“要缓而韧,不要急而猛。” 要“壕堑战”,不可“锋芒太露”,以免让“巧人取得自利的机会”。

鲁迅对中国人及中国历史有着这样深刻得令人颤栗的九大感悟,就足以使他成为百年来最伟大的感悟型思想家了!

图片引用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