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 恐龙的体重 有关恐龙的科普读物上,各类恐龙都写有活着时的体重。这体重并非实测,而是恐龙学家根据恐龙骨架的大小估计出来的。这样估计出的体重显然是很不准确的,仅供读者参考。 现在有一个办法,可以比较准确地测量恐龙的体... 2018年5月29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人与自然 恐龙的颜色 恐龙的皮肤并没有保存下来,不过偶然有一只恐龙的尸体,在皮肤尚未腐烂前很快被埋住,皮肤表面的印痕就留在岩石里。 尽管恐龙皮肤的纹理和质感还有些证据可寻,它的颜色则纯粹是猜测了。在一本书中,剑龙有一个青绿... 2018年5月28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人与自然 恐龙都是卵生的吗 恐龙是卵生的,人们对此一直是深信不疑的。出土的恐龙化石就是铁证。 但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物馆古生物馆馆长贝克却说,雷龙可能不是卵生,而是胎生的。 雷龙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之一,生活在1.2亿年前。贝克... 2018年5月26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人与自然 恐龙的孵蛋方式 美国科学家发现,恐龙像鸵鸟与鸽子一样,采用坐窝孵蛋的方式孵出后代,这是古生物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发现。这项发现印证了古生物考古学家一直在猜测但又苦于未能证实的事实,这使人类对恐龙的认识又前进了一大步。 ... 2018年5月25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人与自然 恐龙的蛋 爬行动物是产卵的,以前人们假设恐龙也这样。不过直到本世纪20年代,一支美国探险队到蒙古寻找恐龙化石时,才获得最初的证据。 科学家不只找到了恐龙的遗骨,还找到了它们留下的巢和巢里的蛋。这些恐龙都是一种小... 2018年5月2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人与自然 为什么要研究恐龙 自1822年曼特尔发现恐龙牙齿化石起,人们对恐龙的研究,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样长的时间里,科学家对恐龙的研究热情,可以说从未有过些许减低。尤其在近20~30年中,恐龙更成了学者们竞相讨论的... 2018年5月21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人与自然 恐龙骨架复原 在展览恐龙前,科学家一定要弄清楚恐龙的类型,知道它的骨头怎样连接,关节如何运动,是两脚站立,还是四肢着地。 展览恐龙的工程浩大,将建造一个钢铁的支架,支撑整副恐龙骨骼。若是那些骨头过于脆弱,不便处理,... 2018年5月17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人与自然 恐龙的分类 恐龙家族成员庞杂,长相奇特,它们之间的形态差别很大。再说人们对恐龙的起源及恐龙间的亲缘关系还没搞清楚,因此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分类,确是一个难题。 长期以来,恐龙被分成两大类:蜥臀类和鸟臀类。这是依它们的... 2018年5月16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人与自然 恐龙有多少种 恐龙在中生代是一支庞大的家族,在当时的动物世界居统治地位。 在时间上,恐龙生存了1.6亿年之久;在分布上,足迹遍及地球的七大洲。 但是,大多数恐龙是在美国、蒙古、中国、加拿大、英格兰和阿根廷发现的。 ... 2018年5月15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人与自然 恐龙的起源 在三叠纪时期,有各种爬行类动物——会跑的、会游泳的、会掘洞的,甚至还有会飞的爬行类动物(同时也有最初的哺乳动物,那是些细小的像老鼠似的动物)。在爬行类动物当中,有一些像鳄鱼模样的动物,每只都长着尾巴和... 2018年5月14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