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_道听途说的故事

  • A+
所属分类:成语故事

《吕氏春秋·察传》载有一则故事,说: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离井很远,家里每天用的水必须专由一个人来回不断地到井上去挑,有时还忙不过来。后来,他们在屋边自己打了一口井,这样,用水就方便了,并且节省了一个劳动力。不料这件事一传开去,经过某些人的添枝加叶,想象臆造,竟传成了:“丁家打井,从井里挖出了一个人来!”而且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越不成话。宋国国君也听到了这个奇闻,便派人到丁家查问,才弄清了真相。这故事教育了人们:千万不有相信“道听途说”!

明代屠本畯编着的笑话集《艾子外语》,也有一则关于“道听途说”的笑话。它说:

艾子从楚国回到齐国的国都。刚一进城,便遇到爱说空话的毛空。艾子问道:“老空,最近有什么新闻吗?”老空说:“有有。有一家人家的一只鸭子,一次生了一百里个鸭蛋。”艾子不信:“哪有这样的事?”老空说:“那末,是两只鸭子生的。”艾子摇摇头:“这也不可能!”老空又说:“大概是三只鸭子生的。”艾子还是不相信。毛空就一次又一次地把鸭子的数目一直增加到十只。艾子笑道:“你把鸭蛋的数目减少一些不行吗?”老空却说:“我宁可增加鸭子,不能减少我已经说出了的鸭蛋的数目。”艾子只好付之一笑。

毛空接着又说:“还有一件新闻。上个月,天上掉下来一块肉,有三十丈长,十丈宽。”艾子不信:“哪有这样的事!”老空说:“那么是二十长。”艾子摇头:“也不可能。”老空又说:“大概是十丈。”艾子实在忍不住了,问道:“世界上哪有十丈长、十丈宽的大肉,而且还从天上掉下来?你见过吗?刚才你说的鸭子是哪一家的?现在你说的肉又是掉在什么地方?”毛空没法回答,只好支支吾吾地说:“我是在路上听人这么说的。”

艾子转身对着同行的学生们说:“你们可不要象他这样的‘道听途说’啊!”

这真是笑话!可算是“道听途说”的典型例子!但是,“道听途说”作为一句成语,它的出处在哪里?原意是什么呢?《论语·阳虎篇》说:

涂,同“途”。——孔子说:“从道路上听来了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从道德作风来说是要不得的。”孔子的这句原话,后来就演变成为这句成语。宋代学者刑昺对于孔子的这句原话曾作疏注道:“言闻之于道路,则于道路传而说之,必多谬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他给刘禹锡的一封信中说:有些人没有读懂《周易》,也没有读懂研究《周易》的有关论着,就人云亦云,乱发议论,“是见其道听途说,又何能知所谓《易》者也!……”

可见,“道听途说”这句话的原意有两方面:不但胡乱听来,而且还胡乱传播。但是,现在我们引用这句成语时,都着重在前半的“道听”二字,至于后半的“途说”,也往往被作为“在路上听人说的”意思,同“道听”的含义差不多了。“道听途说”,现在一般都是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