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_登龙门的故事

  • A+
所属分类:成语故事

后汉桓帝时,有个颇有名声的人,姓李名膺,字元礼,襄城人。当时有些文人称他为“天下模楷李元礼”。

《后汉书·李膺传》载,他任“河南尹”时,曾大胆揭发了著名豪族羊元群贪赃枉法的罪行,结果,反而被判“”诬告之罪,还被强令到官营工场去罚做苦工。由于应奉上书恳求,才获赦免。后来,他当了“司隶校尉”,仍然憎恶贪官,不怕权贵。宦官张让的弟弟张朔,是野王县的县令,贪污行凶,无恶不作。有一次,他回到京城,住在张让家中。李膺知道了,就带领随从人员前去逮捕。张朔吓得躲在空心的合柱里,结果仍被搜出,公开审讯后,处了死刑。张让向桓帝哭诉,桓帝便传见李膺,责问他为什么未经奏准就杀了张朔。李膺说:“我不愿意积压案件,不料办案迅速也会有罪。我并不怕罪,也不怕死,但请宽限几天,让我把主要的坏人都消灭了,我就来受死。”桓帝无奈,只得对张让说:“这都是你弟弟自己不好,现在还有什么办法。”一时,大小太监小心谨慎,连休假日都不敢出宫门一步。

李膺坚持打击贪官,在当时可算得难能可贵。他的威望因此很高,每天都有人要求拜见他。谁要是能被他接见,能进入他的大门,那就是最大的荣誉,叫做“登龙门”。

所谓“龙门”,本是地名,是山西与陕西交界处、黄河上的一个山口。相传这里原名龙关,是夏禹治水的时候开凿的,好让黄河由此通过。这样,山的一半在河东,另一半在河西,形势象是河水的两扇大门,所以,龙关就改名为龙门了。例如,王嘉《拾遗记》说:“禹凿龙关之山,亦谓之龙门。……”这龙门因为河床较高,水势冲泻下来较急,因此龙门以下的鱼类,要想游向黄河上游,不容易过龙门这一关。于是,又有一种传说,叫做“鲤鱼跳龙门”,说鱼类能跳上龙门的,就可以变成龙。例如《三秦记》载:“江海鱼集龙门下,登者化龙,不登者点额暴腮。”《水经注·河水》引《尔雅》说:“……上渡龙门,得渡者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点额暴腮,是碰坏了额头、碰肿了脸腮的意思。)

“龙门”,在旧社会因此被人比喻为升官发财的宝贵之门。例如,考试中举,就叫做“跳龙门”;考试不中,就叫做“暴腮龙门”或“龙门点额”。唐朝白居易的《醉别程秀才诗》:“五度龙门点额回”。

“龙门”,也被旧时的人们比喻为威望极高的名人之家的大门。即如李膺,当时人们把他家大门比作“龙门”,进过他家大门的,就很了不起。唐玄宗时,韩朝宗任“荆州刺史”,人称“韩荆州”,名声很大。李白想登门结识他,给他写了一封信,表述了十分敬仰的心情。信中有“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等语,就是引用了这个典故。信中还说:“我听得文人学士们都议论道‘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人们对您是何等爱慕啊!”由于这句话,后来就以“识荆”为初次见面时的敬语。

“龙门点额”和“登龙门”等典故,今天来说,当然没有多大意思了,但是,作为讽刺之词,有时却还是可用的。

图片引用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