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_华而不实的故事

  • A+
所属分类:成语故事

《论衡·书解》中说:“物有华而不实、有实而不华者。”意思是说:有的东西外表华丽而实质不好,有的东西实质很好而外表不美。

华而不实”一语,人们往往用来比喻虚有其表而毫无实际的人和事物。《国语》的《晋语》中就载有秦穆公说的一句话道:“华而不实,耻也。”

《国语·晋语》中,还载有这么一段故事:

晋国大夫阳处父出使到卫国去,回来路过宁邑(在今河南获嘉县),住在一家客店里。店主姓嬴,看见阳处父相貌堂堂,举止不凡,十分欢迎,并且悄悄对妻子说:“我早就想投奔一位品德高尚的人物,可是多少年来,随时留心,却没有找到一个合意的。今天我看到阳处父这人不错,我决定跟他去了。”

店主得到阳处父的同意,离别妻子,跟着阳处父走了。一路上,阳处父就同店主东拉西扯地谈起来,还没有走出宁邑多远,店主就改变主意,不跟阳处父去了。

店主的妻子见丈夫突然折回,很是纳罕,问道:“你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个人,怎么又不去了呢?”店主说:“我见其貌而欲之,闻其言而恶之,……我惧未获其利,而及其难,是故去之。(我看了他的外表觉得不错,谁知听了他的言论却非常讨厌,我怕跟了他去,没有获得教益,倒先遭受祸害,所以打消原来的主意了。)”

这阳处父,在店主的心目中就是个“华而不实”的人。《左传·子罕》载有孔子的一句话道:“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庄稼长了起来而不吐穗的也有的吧!吐穗而不结颗粒的也有的吧!)”秀,就是吐穗;“秀而不实”和“华而不实”的意思相似。华,同“花”,“华而不实”的原意,本来也是说的只开花不结果实,后来才用来比喻虚有其表的。

“华而不实”,也形容表面华丽百空无内容。例如《韩非子·难言》说:说话油腔滑调,洋洋洒洒,“然则见以为华而不实。”《南史·梁简文帝纪论》评论简文帝萧纲的文章时说:“太宗(即简文帝)多闻博达,富赡词藻,然文艳用寡,华而不实。”意思是说,萧纲的文章,词句虽然漂亮,但是内容却比较空虚。

图片引用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