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印象

  • A+
所属分类:地理环境

日本印象
简介
上世纪90年代初,陈平原教授和夫人夏晓虹教授旅日访学。在学术研究的余暇,作者游览了日本各地
的风景,所到之处既有浅草寺,东福寺等文化古迹,也有东京的银座和新年音乐会等时尚活动。作者在游
览中有很多感触,写成了《东游小记》和《阅读日本》两个散文集。本书以这两个集子中的散文为内容,
书中散文记载了作者在日本的游历。描写生动传神,如《踏雪访梅》中对梅花的描写。更重要的是,作者
因其丰厚的学养,在感性描写的同时,或感发,或评论,为文章增添了文化气息,如对西乡起义所做的论
述深刻独特……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第一部分:
第一次远足,便是去以观梅闻名的水户。日本人的酷爱自然,也许因了高度现代化都市生活的阻隔,而更
形强烈。电视中日日报道梅花又开几分的讯息,使东京后乐园中的游人陡增。花瓣微张的梅枝,已牵惹得
游客驻足不去;几株散漫开放的野花,竟也被精心地以竹丝圈起。待到得见水户偕乐园沿水漫山红白纷呈
的梅林,千姿百态,不修边幅,不禁为其蓬勃的生气而倾倒,东京园林的精致中所透现的雕琢实无法与之
相比。
第1节:小引

第2节:序

第3节:九州之行

第4节:窗外的风景

第5节:东京的古寺

第6节:木屐

第7节:烟雨佛寺

第8节:踏雪访梅

第9节:伊豆行

第10节:扪碑记
2第二部分:
中西伯基亦奇士也,恒喜谈忠臣烈士事,不离口。尝憾喜剑有此奇节,而世多不之知也,欲别建一石于泉
岳寺,略纪事迹,以示后人。赍费金若干,来征文于余。余时年方二十七八,未尝作金石文字,固辞,不
可,乃约自今学文十年,而后草之。时余贫甚,伯基乃留其金,使余自救。尔来荏苒过二十余年,今则伯
基年逾六秩,余亦五十余,皆颓然老矣。余乃为文出金,致诸伯基,遂偿两债。嗟乎喜剑之死固奇矣,伯
基此举亦奇矣,独恨余文不奇耳。
第11节:招魂

第12节:汤岛梅花

第13节:神舆竞演

第14节:历史文化散步

第15节:客随主便

第16节:从东京到江户

第17节:江户建筑

第18节:文学碑

第19节:门前冷落车马稀

第20节:西乡铜像
3第三部分:
在日本各地旅游,经常可以看见有关开国的纪念物。日本人说“开国”,并非指某一政权的建立,而是从
此前的锁国状态中挣脱出来,加入国际社会。具体措施是通过与欧美各国签订条约,开港开市。德川幕府
的锁国令始于一六三三年,主要目的是禁止基督教的传播以及由政府垄断情报和贸易。即使在锁国状态下
,长崎仍对通信或通商的朝鲜、琉球、中国和荷兰开放;因此,那里遍地皆是的“西洋风景”,其实与开
国关系不大。
第21节:忠臣贼子

第22节:大义名分

第23节:开国纪念

第24节:交价于官

第25节:教育第一

第26节:厕所文化

第27节:沟道不通

第28节:重要文化财

第29节:附记

第30节:后记

第1节:小引
作者: 陈平原

小引

--陈平原

1993年9月至1994年7月,我有幸得到日本学术振兴会的邀请,在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从事研究。此前
此后,也曾多次访问日本,但都不像这一次悠游自在。无论是在家念书,还是出外玩耍,全都兴之所致,
随意挥洒。回国后,写了若干随笔,集成一个小册子,那就是1996年由辽宁教育出版社推出的《阅读日本
》。

"日本"不是我的专门研究对象,但中日之间的恩怨情仇,对于每一个中国或日本的知识分子来说,都
是无法回避的。记得原东京女子大学教授伊藤虎丸先生说过:中日之间,"友谊"容易,"理解"很难。意思
是说,没有"理解之同情"或"同情之理解",只是因应政治局势的需要唱高调,那样的"友谊"不可靠。在不
断的"干杯"背后,潜伏着国家利益、文化差异,以及历史记忆等,所有这些,都不应该被忽视或刻意抹煞
。在这方面,政府的立场、专家的论述以及大众的趣味,三者之间犬牙交错,关系十分微妙。

作为业余爱好者,我之谈论日本,确实只是"印象"而已。此类文章,不同于专家之学,只求生动、真
切,而不可能全面、深刻。于是,文字之外,借助图像,力图做到"图文并茂"。当初连载于《东方》杂志
,确实配了好些精心搜集的插图,效果很不错。可结集成书时,为了丛书体例的统一,只好忍痛将图像删
去。这回的"改头换面",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截取自认比较有心得的前两辑棗"东游小记"和"阅
读日本",(注:由于篇幅所限,删去了"东游小记"中"东京之'行'"和"新年音乐会"两篇。)舍弃关系较
为疏远的"东京读书记"和"结缘小集";二是配上大量相关图片。

十年前的旧书,得以翻新出奇,心里蛮高兴的。更何况,新版之兼及图文,接近我原先的设想。原书
写成于中日关系良好的年代,不免更多地看到现代日本光明的一面。十年后的今天,对明治以降日本的历
史与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我仍不改初衷。就像初版"后记"所说的,作为一个对异文化有浓厚兴趣的
读书人(而非专家),我更多关注如何向对方学习,而不是疗救人家的疾病。

2005年10月6日于哈佛燕京

图片引用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