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文:“厄尔尼诺”现象与气候异常

  • A+
所属分类:人与自然

“厄尔尼诺”西班牙语意为“圣婴”,主要指太平洋的热带海洋和天气发生异常,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这种气候现象通常在圣诞节前后开始发生,往往持续好几个月甚至1年以上,影响范围极广。

对“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原因,科学界有多种观点,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吹东北信风,南半球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风向西流动,形成赤道洋流。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翻,水温低于西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但是,一旦太平洋东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减弱,甚至变为西风时,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翻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性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渔场顿时失去生机,使沿岸国家遭到巨大损失。

1982年4月~1983年7月的“厄尔尼诺”现象,是几个世纪来最严重的一次,造成全世界1300~1500人丧生,经济损失近百亿美元。1986~1987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水温比常年平均温度偏高2℃左右;同时,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也相应地出现异常,热带及其他地区的天气出现异常变化;南美洲的秘鲁北部、中部地区暴雨成灾;哥伦比亚境内的亚马逊河河水猛涨,造成河堤多次决口;巴西东北部少雨干旱,西部地区炎热;澳大利亚东部及沿海地区雨水明显减少;我国华南地区、南亚至非洲北部大范围地区均少雨干旱。1987年初,这次“厄尔尼诺”现象进入盛期。

1990年初又发生“厄尔尼诺”前兆现象。这年1月,太平洋中部海域水面温度高于往年,除赤道海域水面温度比往年高出0.5℃外,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海域水面温度也比往年高出将近1℃;接近海面的28℃的暖水层比往年浅10米左右;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的水位比平时上涨15~30厘米。

酸雨——危及生态的祸水

由于空中二氧化碳的存在,雨水微呈酸性,其酸度的全球平均值为pH5.6,该值一般用做衡量降水是否冠以酸雨之称的标准。酸雨一词,广义地说,不但包括“酸雨”,也包括酸雾、酸雹、酸雪、酸露等。

酸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不断向大气排放硫和氮的氧化物。一般说来,70%的酸雨由二氧化硫引起,而30%由氧化氮所致。煤炭和石油燃料是最重要的二氧化硫来源,天然气居第3位。氧化氮的最主要释放源是各种交通运输媒介,包括汽车、飞机等等。在太阳光和其他物质的影响下,进入大气的酸雨气体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缓缓氧化,分别生成硫酸和硝酸,这两类强酸随雨、雪、雾、露降落到地面,便形成酸雨。

移动的气流可将酸雨气体带到几百公里之外地区,排放后24小时,酸性烟雾随风漂移达650公里。在挪威和瑞典,80%~90%的酸雨是“进口”的,其中10%来自英国,大约每年有91500吨含硫气体。加拿大东南部酸雨的50%~70%来源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而加拿大排放的酸性气体也不可避免地落在美国相邻的地区。

酸雨的危害是,湖泊酸化而引起鱼类数量骤减乃至大量死亡。在瑞典、挪威和北美地区此现象尤为显着,在挪威南部的2000个湖泊中1/3全无鱼影;酸雨还造成森林衰减,在德国西部50%的森林受酸雨所害,走向死亡;酸雨还危及人类的健康,在酸性条件下,汞会通过食物链累积于鱼体内,进而危害人体;灰泥、石头甚至钢铁等材料都会受酸雨的腐蚀而被毁,世界各地的许多名胜古迹,正面临着在酸雨中无声无息地消失的危险。

治理酸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医治已酸化的环境,如瑞典、美国和德国等国已尝试用碳酸钙挽救酸雨危害的水体和森林;二是严格控制和减少酸雨气体的排放,其重要措施是安装废气净化装置和改进燃烧方式。自1982年起,挪威、芬兰、瑞典、丹麦、奥地利等国提出,到1993年本国排硫量在1980年的基础上降低30%,加拿大则提出在同期内降低50%的更高标准。

由于汽车是氧化氮的主要释放源之一,所以安排催化转化器和改进引擎有重大意义。

日照最多和最少的地方

地球表面日照的多少,关系到人的活动和生物的生长发育。在不同的地方,日照时间的长短和太阳辐射量往往不一致,这同一个地方的云量、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都有关。尤其与云量的关系最密切。

我国日照时数最多的地方是西北部气候干旱地区,那里云量少,例如在甘肃、新疆交界处和青海柴达木盆地西部,年平均总云量还不到4.5成,相对日照在70%以上,夏季平均每天日照14小时以上,冬季也有9小时。全年平均日照时数超过3300小时。最多的是柴达木盆地西部的冷湖,全年达3602.6小时,差不多平均每天有日照10小时之久,比我国东部地区要多600~1600小时,比素称“日光城”的西藏拉萨的日照时数还多600小时呢!

值得注意的是,日照时数多的地方不一定太阳总辐射量就大。就拉萨来说,虽然日照时数少于冷湖,可全年获得的太阳总辐射量为202.4千卡/平方厘米,比冷湖多很多,冷湖每年只有168.6千卡/平方厘米。原因是拉萨的纬度较低,天空照的是亚热带上空的太阳,况且海拔愈高,空气愈稀薄,因而太阳的辐射强度愈大。但拉萨还不是全国太阳总辐射量最大的地方。拉萨以西的定日、日喀则及阿里地区首府噶尔等处,不但太阳的辐射强度大,而且年日照时数也比拉萨多230~390小时,www.80mt.com,因此那里全年太阳总辐射量比拉萨还多20~60千卡/平方厘米。就一个地区来说,西藏高原南部和西部是我国太阳年总辐射量最大的地方。强烈的太阳辐射和长的日照时间对弥补这些地区的高度而导致的温度不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年平均日照时数最少的地方要数四川盆地和贵州北部,那里年平均日照时数不到1500小时。这些地方正是我国云量最多的“蜀犬吠日”和“天无三日晴”的地方。根据气象台资料,四川的马边年平均日照时数仅951.5小时,雅安1005小时,贵州的道真1038小时,四川的峨嵋更少,只有947小时,平均每天日照时数仅2.5小时多一点。这还是年平均情况,如在云雨最多的季节,有时整月的日照竟只有数小时甚至数十分钟。阳光对这些地方就特别宝贵了。

温度较差最大和最小的地方

一年中隆冬1月平均气温和盛夏7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每天午后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我国南北之间尽管纬度相隔很大,气候相差悬殊,但因夏季北方日照比南方长,加上东南季风盛行,所以南北温差并不大。南方广大地区7月平均气温为28℃左右,而黑龙江大部地区温度也可达20℃以上,所以那里还能栽种水稻。冬季则不同,北方日照比南方短,且靠近西伯利亚、蒙古冷高压的源地,是冷空气东行和南下的必经之地,所以南北的气温相差就很大。这在我国7月份和1月份气温等值线图上反映得很清楚。例如广州隆冬1月平均气温13.4℃,北京1月平均气温为-4.7℃,而黑龙江边的1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下。这样,我国北方的气温变化特点是7月份高温和1月份—极低温相结合。而南方则是7月份高温和1月份0~10℃以上的气温相结合。两者一比较,就可见我国北方的气温年较差都大于南方,特别是最北的黑龙江沿岸。根据资料,黑龙江边的嘉荫7月气温20.8℃,1月气温-28.4℃,年较差49.2℃,这是我国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方。我国最南部的南沙群岛已接近赤道,最热月6月约28℃,最冷月1月为25℃左右,年较差不超过2~3℃,是我国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方。

气温的日较差没有年较差那样有规则,它随地形、地面组成物质和地方气候的不同有很大变化。虽然一般说来也是北方的日较差比南方大,但是,就年平均日较差来说,最大的地方不在别处,而在青藏高原上。这是因为高原上一般气温都很低,但空气稀薄,大气中含水汽少,白天有低纬度强烈的太阳辐射,气温却相当高,一到夜间,热量很快散发,就恢复到低温状态,故昼夜气温变化大。特别在低洼的河谷地带,白天很温暖,夜间除一般的低温外,还有从山坡上下沉的冷空气堆积,使日较差增大。根据现有气象资料,珠峰脚下海拔4300米的定日,年平均日最高气温10.2℃,日最低气温-8.1℃,年平均日较差高达18.3℃,居我国的首位。至于短期内的日较差,西北部沙漠中心地区,夏季午后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晚间又可骤降至10℃以下甚至0℃,日较差可达30~40℃,是全国夏季日较差最大的地方。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那里广大的砂砾地面热容量小,日间在强烈的太阳照射下增温很快,夜间散热也很快,使气温发生急剧变化的缘故。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积累。新疆瓜果所以特别甜,与此有很大关系。

图片引用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