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打拼的:中国护士在美国

  • A+
所属分类:励志故事

三、天之骄子(23)
女儿安妮在大学的主攻方向是心理学。因此,除了心理学的必修课以外,还有许多选修课,供她选择。很多中国家长,在这方面管得很严,修什么课,不修什么课,往往是由家长来替孩子决定。对此,我觉得很不可思议。选修课是学校给予孩子们的自主权,应该毫无保留地由他们自我决定。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贯穿人一生一世的事。特别是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呼唤通才的知识经济时代,世上任何一种知识都有着它不可忽视的相通性、兼容性、并存性和辐射性,年轻的一代无论是学什么,这些知识最终都会自然地汇入到他们一生的学识和经历中去,成其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所以,在安妮的选修课方面,她一直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大学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她告诉我她决定修一门摄影课,我欣然同意了,并为她买了特种照相机和摄影、洗相的各种器材。这门课是一门艺术性很高的课程。课程基本上可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在实践部分里又分为教授命题摄影和自我取材的摄影。学生的考核也分两部分,一是书面的理论考核,二是实际的摄影作品。学生从选景、调距、拍照、暗房冲洗全部由个人完成。影像全部是黑白片。力求黑白两色的清晰、反差、互衬,是技术方面的训练;取景的真实、别致、内涵,是思维方面的训练;成相的细腻、角度、感观,是观察方面的训练。由此可见,一个不以摄影为专业的学生,从中仍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诸如观察、审美、创造、联想、发挥等等,都是他们一生中学习任何事情的必不可少的训练。更何况,他们还同时享受到了摄影本身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安妮几幅成功的摄影作品,我们都用大型镜框装好,挂在自家的墙壁上,经常欣赏。最重要的是,她从此迷上了摄影,给她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中又添了一枝花。
进入了大学二年级后,安妮说她要选修一门中文课。宾大的中文课是作为极正规的第二语言的选修课。课程分为初、中、高级,其内容包括听、说、读、写和汉语拼音,同时教授一些有关的中国历史、文化、民族特征等。
安妮由于自幼有着良好的汉语拼音和汉字的基础,并且在听说方面一直坚持不断。她选修了中级班作为开始。原本她只是想选一个学期就可以了。没想到,不学则已,一学起来,兴趣一发不可收拾。
安妮的中文教授是一个来自中国台湾的、讲着一口纯正国语的青年教师。她在美主攻教育学和语言学,取得博士学位,任教于宾大。她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和蔼可亲。任何一个出现在中国日历上的大大小小的节日,她都会设法制作一些小礼物,送给她的每一个学生,借以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点滴了解。在每个学期结束时,她会自掏腰包,为班上学生每人买一份中国餐(这样的事情,美国教授很少做),全班的学生和教授一起边吃边用中文聊天,气氛十分动人温馨。
在美国,中文和英文的学习方法大同小异,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大量的课外读物。每读完一本课外书,就要交一份读书报告。由于这种高密度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很快便可以读懂中文书和用中文作文了。安妮的作文曾多次被当成范文,而由老师在全班宣读,与大家共赏。
安妮在大二结束时,按照教授命题的作文“给我父母的一封信”中,这样写着: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怎么样啊?身体还好吧?我过得挺好的,功课还不算太重。这学期我选了五门课,都是我很感兴趣的课。所以,虽然我忙是忙,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在班里学的东西。我学的五门课里包括两门心理学、还有统计学、历史和中文。我最喜欢的是一门心理学的课。我们在班上会研究忧郁症、恐惧症什么的,都非常有意思。除了这门心理学课以外,我也很喜欢我的中文课,我越学越有兴趣。我现在认识的汉字比以前多得多。我希望能够利用今年的暑假去北京探亲,顺便再学些中文。
三、天之骄子(24)
我在学校的房间也还好。虽然我的房间比较小,但它却非常舒适。我跟我最好的朋友住在一起,两个人睡在双层床上。我们的屋子有两扇窗,窗户边上有两张书桌和两把椅子,还有一个很亮的台灯。我和我的朋友常常坐在这里念书、做功课。功课做累了,我们就去看看冰箱里有什么好吃的,或是打开电视看看有什么好节目。冰箱的右边有一个衣柜,里面装了我们的许多衣服。在衣柜的边上有一个书架,上面放了很多教科书也放了几本闲书。我们屋里没有地毯,但是我们喜欢在光地板上跳舞,也喜欢坐在地上吃饭。坐在地下时,可以看到所有我们挂在墙上的东西。我和我的室友都挂了很多朋友的照片和我们外出旅游时买的纪念海报。所以我们的屋子虽然小,也有时有点儿挤,但是对我们来说,这个房间就是我们的家,里面装了很多感情和美好的回忆。
几个星期前,中文老师给了我们一篇文章,叫我们读完了写我们自己的心得。老师给我们的题目中有一个叫“一个华裔美国人的成长”。我用这个题目写了一篇文章叫“把中国搬到美国”。我在文章里写了我小时候怎么学的钢琴。我还记得我小时候放学后总是想和朋友出去打球、玩游戏、或是骑车,但我每天放学后,得先练几个小时的钢琴。我的美国朋友都很奇怪,都趴在窗户边儿上看着我弹,过一会就问问我能不能出去玩了?虽然我特别想站起来离开那个钢琴凳子,但是我还是听你们的话,乖乖地弹我的小曲子。你们总是告诉我,游戏没什么好玩的,学习、弹钢琴才好玩呢!你们总是提醒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因为学习好不但能聪明,而且长大了更会做人、做事。虽然我那时还小,但是我明白你们打工有多苦。我明白你们打工是为了攒更多的钱给我。所以,我小时候虽然没有那么多时间玩,但我学的东西能够让我长大了更有时间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们为我做的事情:你们从唯一认识的家搬到一个新地方,就是为了我。爸爸、妈妈,我会永远感谢你们。我很想你们,希望你们能给我回信。
敬祝
健康!
女儿安妮敬上
这封信写得情感真切,语言简练,条理清晰。当我收到这封信时,正好我们夫妇都在北京。看着她的信,想着远在大洋彼岸的她,我自然又是泪如泉涌,原本平静的心湖里,又掀起了阵阵涟漪。
如果说知识是安妮不断走向完美的力量,那么朋友便是她美好人生的快乐源泉。
安妮自幼就是朋友成群。她从小就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勿取于人”的谦让的道理。再加上她的活泼、温和、诚心、智慧、善良和幽默,让她身边总是不乏喜欢她的同龄的朋友们。
我和先生在为女儿是否能进入好学校是用过心思的。但一旦她进入了好学校之后,选择朋友的自主权,就全留给她自己了。当然,有人会说好学校里也会出现坏学生,一点不错!但在这一点上,我们充分相信自己女儿的判断力,从来没有干涉过她。
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安妮在朋友中不断更新自我,使她的个性特征越来越趋于成熟。她变得更加懂得尊重别人、乐于助人、热情开朗、温文尔雅。
等她到了高中时期,她的朋友圈基本上固定在既有男生又有女生两性共同参与的范围内。物以类聚,安妮所有的朋友都是些品学兼优、一心向上的优秀青年。他们有些是学校的运动健将,有些是吉他演奏的名手,还有些是绘画的高手,更有些是写作的能手。他们的智力才能以及素质涵养都与安妮有着许多相通之处,但各有所长,可以起到相互吸引、取长补短的良好作用。
如今,读大学的安妮,身边仍旧有着许多疼她爱她、关心她、帮助她的挚友。朋友中最要好的是一个叫安吉的韩国女孩儿。她是安妮的室友,与安妮情同手足。安吉也是一个“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极聪颖的女孩儿。在校时,她们一起读书求学,探讨知识的奥秘。休闲时,她们会穿上高档、引人注目、显出她们青春活力的时装,出入在歌剧院和音乐厅之间。有时她们又会身着一条旧得发白的牛仔裤和随便的一件舒适的短衫,在公园的树阴下野餐、聊天、躺在草坪上晒太阳。兴致来时,她们会呼朋唤友,去参加一个化装舞会,或是去影院欣赏一部好莱坞的新片。闲静时,她们会在江边促膝长谈,或是闲散漫步。寒风凛冽的冬日里,她们会为去参加一个慕名已久的名人讲座,而起个大早。烈日炎炎的夏日里,她们又会因为无事可做,而一觉睡到太阳当头照。想打牙祭时,她们会到法国餐厅里堂而皇之地享受上一顿大餐。想简朴食素时,又会自己下厨炒上几样小菜。她们既要奋斗又会享受,她们既有知识又懂生活,她们的未来是个光彩夺目的蓝图。
三、天之骄子(25)
对安妮的任何一个朋友,我都视为己出,爱护有加。她小学的朋友最喜欢到我家来开“睡衣聚会”。一大群女孩儿都穿着睡衣、抱着睡袋来参加聚会。我可以做的事是为他们租来她们喜欢的电影片子,准备各种各样的零食。她们会在客厅里尽情地吃着玩着,任凭时间的流逝,直到深夜她们都玩累了,横七竖八地睡在客厅的地毯上。
到了高中时期,上述的玩法被慢慢地淘汰。取而代之是一帮男男女女的、比我还高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神聊。轮到我家时,我会自己做一些蛋炒米饭和春卷给他们当晚餐。一来二去,他们居然迷上了我家的中国餐。他们常常来,我也常常做,借此来喂饱这些美国孩子的“中国胃”。
现在住在大学里的安妮,也常常利用周末将她的好朋友们带回家来。特别是每逢美国的国庆节、感恩节等重大节日到来时,对不回故乡的同学来说,我们这个费城的家就是他们每个人最好的归宿,他们都亲切地叫我“宾大妈妈”。
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安妮能够赢得一个平衡的心理发展。她在得到社会认同和人们爱戴的同时,也更知道如何去回报社会和他人。因此,她在大学里除了奋力求知以外,也做了一些很有意义的其他的事情。
在美国的大学生,无论来自于社会的哪一个阶层,或高或低,或贫或富,或传统或新潮,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人人都在半工半读。大部分学生都在学习之余,在校内或校外打着一份全职或半职的工,即便是美国的首富或总统的孩子也不例外。这是一片鼓励年轻人自立自强的土壤,也是受到美国人民尊崇和赞誉的一种良好风尚。
女儿安妮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根据自己的学习课程安排,“挤”出时间来打工或做义工。由于她的专业是心理学,所以她一直希望找到与之相关的工作。因为她成绩突出,理解力、判断力以及接受新工作的能力都极强,所以不久就如愿以偿地在心理学系找到了研究助理的工作。每周工作20个小时。
除了这份工作以外,她又主动地参加了宾大心理咨询站的工作,这是一份义务工作。该站是由心理学系的师生自发地组成的机构,每日早8点到深夜2点,都有人轮流在此值班。许多远离故乡和父母的大学生遇到任何心里麻烦,诸如学习压力过大、成绩不佳、交不到知心朋友、失恋等等,都可以随时通过电话、Email等各种形式与该站的专业人员联系咨询。
安妮在该站先后服务了一年之久,每个月都要有两个晚上从9点开始值班到夜里2点才能结束,但是她无怨无悔,心甘情愿,本着高度的职业道德,尽其所能帮助过无数青年学生从灰暗中走出来。
女儿安妮有颗金子般的心。自从她能够自己挣钱之后,她便不断地寻找机会帮助生活贫困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很快就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国际儿童救济组织”。该组织是通过世界各地人的自愿奉献,帮助世界贫穷国家的儿童,解决他们的温饱和求学。
安妮正是通过这个组织,找到了身居南美洲、讲西班牙语的小女孩儿诺娜。诺娜出生在一个兄弟姐妹众多的家庭里,全家人只靠着父亲的微薄工资过活。由于生活的贫困,九岁的诺娜仍没有上学。为了让诺娜能受到教育,安妮通过“国际儿童救济组织”,每月从自己挣的打工钱里,捐出18美元,以助小诺娜上学读书识字。
有付出,必有回报;有耕耘,必有收获。如今的诺娜在安妮的帮助下,已经是个十分优秀的小学生了。她会按时将自己的成绩单和照片寄给安妮。诺娜喜欢绘画,每次写信时,必要附上一张自己的图画。信是用工整、流利的西班牙语写成的,后面附有专职人员的英文翻译。在最近的一封信中,诺娜是这样写的“安妮,我希望你一切都好!我很喜欢我的学校生活,我有很多的朋友。除了读书识字以外,我最喜欢做的事是绘画和体操。我以我的全部的爱来感谢你为我做的一切,并祝你和你的父母好!”寥寥数语,却刻画出一颗童心的真诚。
三、天之骄子(26)
对于安妮来说,她付出的是一点点金钱,但换回的是人间的温暖,是世上一个贫穷女孩儿能够读书识字的快乐。在这金钱的背后,更多的是爱、同情和无限的期望。而这一切,有朝一日就会结出累累的硕果,让安妮和诺娜一起尝到丰收的喜悦。这种爱的接力棒,将从安妮和诺娜的手中一代代地传下去。
女儿安妮大学毕业后的计划是攻读博士,学到更丰富和更全面的知识,来服务于人类。
望着二十多岁的女儿,我往往有着一种恍若隔世的感慨。曾几何时,我那个娃娃般的小女儿,出落成眼前这个如花似玉、纤细柔美、文雅出众的妙龄少女的呢?不仅如此,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她思维敏捷,机警过人,观察细微。她乐于挑战,遇事能够抽丝剥茧、锲而不舍、自强不息。她喜欢想象,凡事都可以让她海阔天空、洋洋洒洒、旁征博引。她信心百倍、不断进取。她尊重他人、孝敬父母、善待朋友。而在这一切的一切当中,最重要的是:她永远是个快快乐乐的、热情奔放的阳光女孩儿,她能让自己的个性高高飞扬,活出一个真正的自我。
9教育真谛倾心之爱
女儿的出类拔萃,让很多认识和不认识我们的有心的美国和中国父母们来向我取经。这让我感到有些为难。首先,女儿的成功是她多年来严于律己、勇于追求的结果。其次,女儿的成功是社会、学校和她父亲的终年累月的、不求回报的付出所换来的。如果说,我在这之中还有丝发之功的话,那便是我能二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地做到:
首先,让女儿做个快乐的人。这一点对我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在这一点上,我是个很能观察和体味女儿细微的心理变化的母亲。所以也就能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以适应女儿的需求,凡事绝不强求、不压制,在女儿乐意和情愿的条件下,诱导她学习和做事。快乐乃是人生之本,是万事的起源。一个人如果能够一生一世地从容快乐地为自己而活,便是一种洒脱、一种境界、一种成功的人生。
还有,让女儿做个信心十足的人,做自己的主人。任何人都有着她光辉靓丽的一面,对于自己的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全心全意地欣赏她,不吝啬地称赞她,多肯定少否定,真心鼓励巧妙批评。一句鼓励可以塑造孩子的成功人生,一句贬责可能毁掉孩子的天才。无论什么事,如果你相信自己的孩子行,有移山倒海之难,孩子也能轻易做到;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行,虽有摧花折木之易,孩子也难有所成。一个自卑的人永远是生活在灰暗之中,而不能自拔,而自信的人则会生活在光明之处。信心就是机会,机会就是成功。
让女儿感到自己是一个受人尊重的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从母体中分离出来的婴儿,从她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她便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所以必须得到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人的尊重,切忌打骂,凡事与幼儿协商。这样既让她们有着参与的快乐,又使她们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是非观念。
让女儿做个有知识的人。现代的科学发明显示了,一个人的大脑在母体子宫内及出生之后的20周内,生长发育得最快。三岁孩子的大脑成熟程度就几乎与成年人的相当。所以必须及时地抓住零岁“敏感期”,而且必须善于通过游戏、绘画、音乐、表演等手段力求右脑的开发,因为智力超群有赖于右脑的活化。左右脑的协同工作,其成果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而是成倍数地增长。
让女儿做个视母亲为朋友的人。事实上,做女儿的母亲,不如做女儿的朋友,更开心,更精彩,更完美。成为朋友的母女可以无话不谈,畅所欲言,精心倾听,勇于认错,平等相待。从容大度地做自己,享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乐趣。
让女儿知道她是一个永远有着母爱的人。世上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情感的仓库,要用爱来填满。当它充满时,整个世界都会变得光明起来。毫无疑问的是,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儿女的。有疑问的是,是否人人都能将这种爱有效地传达给自己的儿女?爱只是一个内心的情感,必须通过言行来表达。母亲是爱的最好的传播者。一个明智的母亲,会将自己那源源不断的爱、毫无保留的爱通过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输送给自己的儿女。而有了母爱相伴的孩子,内心永远是甜美的。
三、天之骄子(27)

四、良师益友(1)
1母性伟大不求回报
母性是伟大的。每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是珍爱的。尽管如此,有时也会因为许许多多的客观原因,诸如时代的不同、社会的各异、文化的差别、个性的影响,使每个母亲所付出的爱有程度上的不同。
我曾经认识过这样一个母亲,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上讲,她都可算得上一个温柔、细心、体贴、坚强的母亲。这就是居住在美国南方小镇上已有二十多年的泰国妈妈。
泰国妈妈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泰国人,她父母却是老一代的中国移民。为此,泰国妈妈有一个响亮的、寄托着她父母厚望的中国名字叫“陈见志”。泰国妈妈虽然有个男儿的名字,人却生得漂亮、温柔、清雅。现在她虽已年过半百,从其举手投足中可以看到她年轻时的影子。
她最美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就是她的那双眼睛。那种美,不是在于眼睛的形状,也不是在于眼睛的大小,更不是在于睫毛的长短,而是在于眼睛里的神态和流露出来的点点滴滴的温柔。每当她和你说话时,她的眼睛总是紧紧地追随着你的双眼,从不离开。从那视线中,你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她对你的关怀和理解。
泰国妈妈身材适中,保养良好,既没有中年人的臃肿,又不像年轻人那样清瘦。平日里,她个人的生活俭朴有加。终日素面朝天,头发既不染也不烫,直直地贴在耳后。但她在穿着上,却是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她虽离开泰国多年,但仍旧喜欢着裙装,一年四季,大多如此。她最喜欢穿的是筒式长裙,她有几条很好看的素色花纹做成的长裙,上面再配上一件淡色的短袖衫或是毛衣。走起路来,裙子随身而动,看上去总是飘飘洒洒,清新高雅,平添了万种风情。她真正是属于那种轻而不弱,美而不俗,似退却进,举重若轻的女人。
最早,我是通过一个朋友才认识泰国妈妈的。我第一次面对面和她扯家常时,她就很坦诚又自豪地告诉我,她是三个儿子的母亲。老三是个智障儿,现年已经十几岁了,生活仍旧不能自理。这让我吃惊不小。看看眼前这位干净整洁、乐观开朗、说笑自如的女人,我怎么也无法把她和一个智障儿连在一起。
自从那次交谈以后,没过多久,我就见到了她的智障儿默文。默文身材细高,带着一幅高深度的近视黑边眼镜。无论你对他说什么,他的回答总是一个“NO”字,实际上他也不大明白“NO”的真正含义。他有着自己的许多经常性的、不自主的、习惯性的动作,外加上没人能听得懂的语言和怪叫。他的举止引起了我深深的同情。然而,从同情到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个孩子,还是后来听了泰国妈妈亲口讲了默文的故事。
泰国妈妈在生育了两个健康而又活泼的儿子之后,于1986生下了默文。据泰国妈妈讲,怀老三时,没有什么异常的反应,只是到了怀孕后期,胎儿躁动频繁,泰国妈妈及时做了检查,美国医生告知一切良好。这样,默文就一直等到足月时来到了世上。由于整个产程极其顺利,泰国妈妈又有着以前生育的经验,所以说不上紧张、忙乱,一切好像都在准备和预料之中。默文离开了母体之后,只见了妈妈一面,便被送往婴儿室去了。这时泰国妈妈才感到疲惫不堪,于是也就朦胧睡去了。
直到次日清晨,泰国妈妈被医生从睡梦中唤醒,被告知默文夜间突然抽搐、周身青紫缺氧,已紧急转入小儿科作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泰国妈妈心里想着自己两个健康的大宝贝,觉得老三也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毛病。所以开始并没有多着急。只是电话通知了她先生,让他去儿科看看小儿子。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像泰国妈妈想得那样轻松。在小儿科观察多日,默文的病情不但毫无好转,而且抽搐日渐频繁,造成新生儿缺氧和轻度脑水肿。医生不断地会诊,试图找出默文发病的真正原因。最初默文被诊断为原发性癫痫,继而又被否定。最后,默文的父母得到了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默文的左右脑的连接处发生障碍,属于先天性中枢病变的一种,其后果可以导致终生痴呆,生活无法自理。由于现代医学还达不到明确诊断该病诱因的水平,也无法对此病做彻底的根治。唯一可以做的事是,用药物控制抽搐等多种对症治疗的办法。
四、良师益友(2)
刚刚离开医院的那段日子,是泰国妈妈一生中最紧张、最忙乱、最担心的日子。小小的默文不发病时,和正常的新生儿没什么两样,白白胖胖的,能吃也能睡。一犯起病来就是惊天动地,全身不停地抽搐、呼吸困难、周身变色。每一次犯病,泰国妈妈都带默文去急诊。然而,病来如山倒,犯病的时间是没有选择的,有时在白天,有时在深夜,泰国妈妈几乎是不吃不睡地守护着默文。
在这段日子里,不仅是体力上的透支,还有精神上的高度压力。对于一个原本完好的家庭来说,突然间要面对这样一个棘手的现实问题。况且这件事,并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而将是一个长年累月的痛。毫无疑问,全家愁云密布,连两个年幼的大儿子也受到了影响。
在这种痛苦中,第一个站起来的是泰国妈妈。她后来对我说,当年她看到自己的孩子病成这样,并且会成为终身的智障,她的心都碎了。无论如何,她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她垮了这个家就完了。所以,她必须挺下去,别无选择。她说:那时她也不敢再多想未来的事,只要求自己尽心尽力地为这个家过好每一天。当时的这种想法和决心,也成了泰国妈妈日后的一句口头语:“别管明天的事,把今天过好才是最重要的。”是呀,人的一生是由无数个“今天”连成的一条线,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全力以赴地做好今天的事,我们的一生就会活得有价值,就会活得问心无愧。
从此,凭着信心,凭着乐观,凭着毅力,泰国妈妈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照顾智障儿和全家人的漫长而又操心的路上。艰苦,但却无怨无悔;忙碌,却乐在其中。
默文长到三岁时,由于长年的药物治疗,抽搐的症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控制,可是智力却连一岁的幼儿都不如。到了默文入学的年龄,泰国妈妈坚持把儿子送到公立学校的特殊班就读。泰国妈妈每日亲自将儿子送上校车,下午再准时接回来。这样地日复一日,默文居然也读到了高中。尽管他还是只字不识,却格外地热爱学校的生活。泰国妈妈也跟着高兴,因为默文终于可以走出家门,去见识社会了。
岁月不居。十几岁的默文尽管智力不增,但身高却年年见长,以至于长得比泰国妈妈还高。但是默文的日常生活,仍然需要别人照料。泰国妈妈每天要付出很多的体力,来照顾这个比自己高出半头的儿子。她除了要按时给他喂饭、换尿布、洗澡、更衣以外,还要花大量的时间陪默文玩。一个智障儿的母亲身边就像有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婴儿一样,无穷无尽的操劳,看不到希望的付出。
然而泰国妈妈却能自始至终地抱以乐观态度。她以惊人的耐心和毅力牵着默文的手,让他尽量享受到一个正常人的生活。默文除了学校的生活以外,还有一些自己的爱好,比如听音乐、画画、游泳。每一样爱好都是泰国妈妈用心血一点点地帮他培养起来的。泰国妈妈家里有很多教幼儿画画的书,每天放学后,泰国妈妈便手把手地教默文照着书上的样子画。画了很多年,默文仍旧画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可是他却很爱画,也懂得染色。在泰国妈妈的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幅默文染出来的杰作。
在泰国妈妈家的附近,有一家运动中心。其中不仅包括了各种运动器材,室内各类球场,室内跑场,而且还有一个十分规范的室内游泳池。由于是在南方,又是在室内,所以游泳池一年四季都开放。每到傍晚时分,人们常常会看到一对东方面孔的夫妇带着一个活蹦乱跳的男孩儿在那里戏水,那就是泰国妈妈的一家。
默文其实并不会游泳,但他喜欢玩水。泰国妈妈会给他戴上救生圈,任凭他在水里玩个痛快。他们有时会带来一个彩球,三个人在水上传球,玩得不亦乐乎。他们的欢笑声久久地回荡在游泳大厅中,成为世上许许多多美好家庭的一个真实缩影。
默文从小到大都是和父母同室就寝。到了他十五岁那一年,泰国妈妈想试着让默文自己单独睡在一个房间了。这种事,对于一个正常的孩子来说,易如反掌,两三句话就可以解释通了。对于可怜的默文来说,却成了天下的一大难事。首先,默文不明白父母为何突然不要他了?其次,一人睡觉,有着无法想像的恐怖和不安。
四、良师益友(3)
每天晚上,泰国妈妈让默文回房睡觉,他都极不情愿。泰国妈妈只好陪着他,给他讲故事、唱歌,默文越是紧张越睡不着,常常要折腾到午夜以后才能入睡。泰国妈妈早已是人困马乏了,回到自己房中,仍旧睡不安稳,一心惦记着隔壁房间里的默文,半夜要起身察看多次。有几次,发现默文醒了,却一个人坐在客厅里发呆。于是,泰国妈妈又得重新哄他上床,接着又是一番从头到尾的麻烦。
我曾劝泰国妈妈算了,就让默文睡回父母的房间里去好了!何必这样既辛苦了自己,又委屈了儿子呢?可泰国妈妈说不行。她的理由是,总有一天她和她的先生要先走一步,如果现在不花时间和精力训练默文独立一些,到了那时默文就更可怜了。在泰国妈妈的坚持下,如此这般地磨来磨去,前前后后大概用了一年的时间,默文终于接受独睡一房的事实,并已渐渐地习惯了。从此,也就了了泰国妈妈的一个后顾之忧。
有一段时间,默文很瘦。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午在校吃饭时,特殊班的老师要求这些智障的孩子们自己用餐,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喂他们。默文其实是会自己吃饭的,只是慢,一顿饭常常要耗上一个小时才能吃完。然而,学校的午餐时间,大多数较短。这样做实在是难为了特殊班的孩子们,经常是还没吃上几口呢,午餐已经告结束了。默文的饭量不足,但他却出奇地好动,每日的消耗量极大。长时间的出入量不平衡的情况下,默文的体重日渐下降,一直到了皮包骨的地步。
泰国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先带默文去医生那里作了全面的检查,在确诊身体各方面良好之后,她决定给莫文加餐。办法是:每日放学后,给默文加一顿正餐,然后在晚七点时和全家一起吃晚餐,在晚餐和入睡前的这一段时间里,再给默文吃一顿以水果和点心为主的夜宵。有几次我在泰国妈妈家做客,正好赶上默文放学回来。泰国妈妈会先给儿子一个拥抱,然后再给他洗手,最后再将早已准备好的饭菜端上桌。她会一边笑望着默文吃,一边顺便给我讲一些默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趣事。
默文的语言是没人能懂的,只有他母亲明白。这也是默文总不离母亲左右的缘故。所以,泰国妈妈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带上默文。而泰国妈妈最让我们大家钦佩的一点正是她从不以有这样的一个儿子为耻,而是以他为荣。随着我们这些妈妈群的儿女们一天天地长大,我们每个母亲都有着一个如何面对孩子离家求学、远走高飞之后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的难题。泰国妈妈倒乐了,她说:我比你们大家都有福,我不会有“空巢”的问题,我有默文陪着。她的话倒把我们这些发愁的母亲们逗乐了。事实上,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我问过泰国妈妈对默文将来的打算,她说美国的公立学校允许这样的孩子在校读到20岁。20岁以后呢?泰国妈妈很轻松地说,就让他跟着我和他父亲过。不过他们早打听好了一所芝加哥的残疾人收容所,并对此作了实地考察,认为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他们现在就提前办好了各种各样的申请手续,一旦二老不在便可将默文转入收容所。
默文虽然是个智障儿,却是个很有感情的孩子。我每次去看望泰国妈妈,只要碰上默文在,便花些时间和他玩一会儿。我学着说他的语言,做他的动作,尽管我从来也没明白过是什么意思,默文都很开心。每次我要离开时,他都会亲亲我,以示友好。我下次再来,他仍不会认出我是谁,但是我以为他是个懂得爱的孩子,心里有爱的孩子,永远是愉快的。这和泰国妈妈多年的辛勤养育是分不开的。正像那首中国歌里唱的“有妈的孩子是个宝”,不是吗?我以为,默文和世上的所有的宝宝都一样,美好、幸福、可爱、快乐,拥有他该拥有的一切。
如果人们以为泰国妈妈有一个智障儿就没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和教养她的另两个儿子从而忽略了他们的成长,那就大错特错了。
四、良师益友(4)
母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个母亲有多少个孩子,就有多少份爱。而且给每个孩子的爱都是等同的、炽热的、全心全意的。
泰国妈妈的大儿子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思路敏捷,治学严谨。几年前,以全年级的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当地一所重点高中,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到美国东部的一所著名的大学主修工程学。老大不仅读书好,并自幼在母亲的鼓励下,拜师修习小提琴,而后成为地方青少年乐队的主力小提琴手。
老二是个运动型的男孩儿,他是三个孩子中长得最像母亲的一个。他天生有着一付运动员的体魄,浓浓的眉毛下,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脸的轮廓圆中见方,给人一种男子气概十足、信心百倍、精力充沛的感觉。
他曾经是高中摔跤队的主力队员。高中毕业后,他在当地一所大学里主修计算机专业,同时做着一份收入可观的半职工作。然而一学期之后,他的原高中摔跤队的副教练因故要迁往他乡,该校急需一名副教练。在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的情况下,主教练想到了泰国妈妈的二儿子,问他是否可以暂时回校义务帮帮忙?二儿子二话没说,立刻辞掉了那份有收入的工作,利用每日课后的时间,回校当起了义务教练。
泰国妈妈问二儿子,“你不觉得可惜吗?丢掉了那份有收入的工作,去做义工。”二儿子理直气壮地说“妈妈,你不是一直对我说,金钱并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吗?!我很希望为我的母校做些事情,以报答他们多年对我的辛勤教育。”泰国妈妈听了儿子的回答之后,知道自己多年对他的教育收到了成效,自然是感到无限的欣慰。
在泰国妈妈有了老三之后,不得不在家以相夫教子为主。在这之前,泰国妈妈是从泰国的某大学毕业后,又在美国获得动物学硕士的知识人才。尽管因着多种原因,所学的知识无用武之地,但泰国妈妈巧妙地将其所学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来服务于人类。
泰国妈妈由于在美国长年居住,又读过书,英文很好,尽管带有东方口音,说得很流利,词汇也很丰富,能说会写,她便用这一特长来帮助所需要的人。所以经常有很多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不懂英文的泰国人来求泰国妈妈帮忙。泰国妈妈总是有求必应,她为他们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事,诸如寻找住处、协助孩子办理上学、买菜、看医生等等。
在泰国妈妈帮助过的众多的泰国人里,我认识一个叫米兰的泰国女人。据说米兰一生不顺,好不容易在泰国结婚生子,又遭丈夫遗弃。为了生活,她将儿女和老母亲留在泰国,只身来美打工挣钱养家。她所从事的工作是家庭护理,护理一对年迈的老姐妹。这户人家住在一个很偏僻的小镇上,镇上以白人为主,很少有东方人。米兰住在此家,一周工作七天,外加夜晚还要起来照顾老人如厕。工作上的压力、劳累加上不懂英文又不会开车,米兰心情一定是不那么愉快的。
泰国妈妈知道米兰的情况之后非常同情。她主动出面去和那家主人商量,是否可以让米兰每周三休息一天?因为泰国妈妈家附近的教堂里,每周三上午办了一个“妇女英文会话班”,分初、中、高三级。主人家考虑让米兰多学点英文,当然是一件有益无害的事,最起码在相互沟通上会方便些,便同意了。问题是,这一家住得离泰国妈妈家和教堂都很远,往返在高速公路上的时间至少有两个小时,而且美国的汽油费极贵,这样不断地跑长途,消费是很可观的。泰国妈妈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了,由她每周三接送米兰。
于是一个长达三年之久的接送米兰的计划在泰国妈妈的坚持下开始了。冬天冒着严寒,夏日顶着酷暑,泰国妈妈从未间断过义务接送米兰。每周三一早,泰国妈妈把小儿子送到校车上之后就急忙忙地上路了。中午英文课结束时,她再将米兰接到自己的家里,给她做顿中午饭。傍晚时分,再将她送回主人家。泰国妈妈告诉米兰说,你一周就休息一天,在我家要像在自己家一样,别太拘束了好好地放松自己。
四、良师益友(5)
泰国妈妈不仅经常帮助有难处的人,同时对于我们这个妈妈群中每家的儿女都是关怀备至的。有空时,她会去参加一些朋友孩子的钢琴比赛或是青少年乐团演奏会。我女儿高中毕业典礼时,我告诉她太忙就不必来了。她说,那不行,再忙也得去,这是孩子一生中的大事。后来,她不仅去了,还带给我女儿一束百合花以示祝贺。
泰国妈妈的热情、友好、善良、平易近人,在她住的那个南方小镇上是有口皆碑的。因此,喜欢泰国妈妈的,愿意做她朋友的人也是数不胜数。其中不仅有泰国人和中国人,也有美国人和韩国人,还有一些来自中东国家的人。泰国妈妈对谁都是一视同仁,尽其所能,解他人之难。
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劳心劳力,泰国妈妈终于身体不支病倒了。最初的症状并不十分严重,只是每次蹲久了,站起来时感到头晕目眩、右腿乏力,这一切并没有引起泰国妈妈的十分注意。直到有那么一天的傍晚,泰国妈妈突然头部剧痛难忍,便由她先生送医急诊。通过脑部CT的检查发现在离中枢神经很近的部位长了一个良性肿瘤,因肿瘤压迫到神经,而引起了上面提到的症状。当时,医生提出的方案,一是手术治疗,二是保守治疗。医生倾向于手术,而泰国妈妈和她先生都希望以保守治疗为主。
在泰国妈妈生病以前,我已搬到美国东海岸定居了。后来听朋友说泰国妈妈病重,我心里很难过,马上给她打了长途电话。电话中,泰国妈妈的声音倒是极平静。她告诉我她还好,不必替她担心。她现在边吃药边坚持气功疗法,已慢慢地见到一些成效了。
接下的一年里,我们常常通电话、寄卡片,互报平安。所幸的是,经过一年多的治疗,泰国妈妈的病情基本上控制住了。她在养病的日子里,除了积极治疗以外,就是让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她在身体力行的情况下,在房前种植了一些常春藤。很快,常春藤攀满了房前的墙壁,无论秋冬还是春夏,总是青春常在,经久不衰。无疑,它们象征着泰国妈妈那种历经苦难但却不屈不挠的顽强的精神。
静观泰国妈妈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我常想,生活是美好而沉重的。人生在世,有苦又有乐,因为痛苦和快乐本是同根生的。一个人的一生并不需要追求完美,却要力求全然。事实上,生活中许多看似相互矛盾的东西并非是真正对立的。比如长和短在对比中相互依存;高和低在位置中相互依存;好和坏在评定中相互依存;苦和乐在感受中相互依存。一个真正伟大的母亲,所要做的不是选择,而是让两者并存。在两者之间创造一种和谐、平衡和美好。因为,协调才是一种真正的活力和生命。
2吉姆夫妇乐山乐水
我的女儿安妮和吉姆夫妇的女儿贝丝是同窗好友,为此,我结识了吉姆夫妇,并渐渐成为他们唯一的东方朋友。
吉姆夫妇是美国南方最典型的中产阶级。他们说话带着浓厚的南方口音,语速很慢,尾音又长,句句相连,连成一片片柔声细语,恰似他们有声有色的生活。
吉姆夫人叫丽贝卡,现年五十有余。她有着一头金红色的头发,每一根头发都像是用彩线做成的。生活中的丽贝卡钟情于紫色,所有的衣裙,都有紫的色调。她的发色、肤色和她偏爱的颜色搭配在一起,总会给人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而丽贝卡的为人,也正好像她的外表一样,明快得很。
丽贝卡毕业于田纳西大学的牙科医士专业。
牙科医士,在美国是一个很重要的阶层。他们的日常工作的内容主要是承担着清洗牙齿和口腔放射工作。美国人讲究预防为主的,治疗为辅。他们在身体保健上深深地懂得防微杜渐的道理,每年都将大量的美金用于预防治疗。再加上美国大部分保险公司有很好的保健福利,就更促使美国人把每三个月到六个月一次的洁净牙齿看得十分重要,当作不可延误的事情去做。这样一来,牙科医士的行当便应运而生。他们在口腔行业中,肩负着繁重、承上启下的中流砥柱作用。很多病人的隐性牙疾常常不是由牙医发现的,而是由医士在洗牙和照X光片中查出的。
四、良师益友(6)
丽贝卡就是以这样一种看似平凡、但又缺之不可的工作为己任,把她自己的毕生的精力全部都投注在牙科医学的保健工作中去。谁也说不清,她这辈子给多少人洗过牙?又给每一个人洗过多少次牙?人们所知道的是,她是个训练有素、待病人如家人的丽贝卡。
丽贝卡自毕业以后,就一直在同一所牙医诊所里从事。所以,她的病人往往都是和她认识了几十年的人。丽贝卡对她的病人和家属都了如指掌,她是他们所有人的朋友。病人每次来洗牙,不像是来看病,倒像是来访问一位老友,丽贝卡和他们有说不完的话。
丽贝卡不仅是个好母亲、好妻子、更是一个好女儿。她在几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所以,无论她多忙,周末都必到父母的住家去,帮年老体弱的父母清扫房间、买菜做饭。几年前,当她父亲辞世之后,她为了母亲能够得到家庭的温暖和照顾,坚持不把母亲送到养老院去,而是接到自己家来同住,终年照料八十多岁的老母,这让我把丽贝卡看作是美国人中的另类。
如果以为丽贝卡既忙工作又忙家务,就没了她自己的生活,那就错了。生活中的丽贝卡,不仅有自己的爱好,而且对于爱好的追求也如同她对事业的追求一样地执着、经久不衰。
丽贝卡喜爱女红。凡属女红一类的,诸如裁剪、缝纫、刺绣一类的技术,她样样都行。她从中学时就首先迷上了裁剪,各种样式的服装剪裁,做得有模有样,既新颖又考究。而且这种爱好居然伴随着她,走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
再后来,丽贝卡从裁剪慢慢地过渡和集中到刺绣上。从手绣开始,又发展到机绣。小到一个茶杯垫子,大到一条睡毯,丽贝卡一路绣来,千姿百态。其中有很多图案都是她自己设计的,极富有想象性和创造性,几乎是人见人爱。
丽贝卡常常会把自己的成品当作礼物送给朋友们。我和女儿在几年中就陆陆续续收到丽贝卡以不同名义送的刺绣礼物,其中不乏毛巾、桌布、窗帘、浴衣和睡毯,每件礼物上不仅有丽贝卡设计和缝制的各式图样,有时还会绣上很多祝福的话语和我们的名字。以至于我后来也受她的感染,喜爱上了十字绣。
丽贝卡就是这样将自己的诚挚和热情,化作山间的小溪,源源不断地、一点点地输送到她周围人的心田里,让她周围的许许多多的人因着丽贝卡的存在,而感到生活是多么美好。
其实,生活的情调就是要靠自己去创造。与其苦苦地追寻,不如先细心地体会眼前的快乐。事实上,人生的乐趣往往并不在远处,而就在我们的身边,何必要舍近求远呢?
差不多在认识丽贝卡的同时,我就结识了她的先生吉姆,而且觉得他比丽贝卡更有趣。
吉姆先生身材中等,双肩又宽又厚,鼻梁上架着一副高深度的近视镜。奇怪的是,这副眼镜不仅能将外部世界放大到让吉姆看得一清二楚,同时,好像也将吉姆的眼睛放大了很多倍。所以,给我的感觉总像是吉姆先生经常瞪着一双好奇而又友好的眼睛,倒是很有特色的。
吉姆先生出奇的聪明。多年来,他一直以一个出色的电脑工程师的身份任职于美国的大公司。他自己不仅会组装电脑,同时对汽车的原理和构成情有独钟。他爱车,爱得如醉如痴,他玩车玩得无休无止。
“玩车”是一门学问。每辆车子,都需要定时定点做内外清洗、打蜡、换油、充电、检验和维修等各项工作。吉姆对此却乐此不疲,日日与车共舞。
每逢周日,去吉姆家,总会看到他身着工装裤,忙里忙外地给他的“宝贝车”洗澡。他对每一辆车子的上百种零件的用途、大小、寿命等等都如数家珍。他喜欢将车上的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零件拆下来,然后去掉上面日积月累的油污、灰尘之后,打光、磨亮、再重新组合起来。吉姆的每辆车从里到外永远都是干净整洁、一尘不染,一付精神抖擞、意气风发的神态。
四、良师益友(7)
吉姆对于车子的品牌,并不十分挑剔。美国车、德国车、日本车、以至于全世界各地的车,都有可能在他这里聚会,成了一个汽车“联合国”。其实在吉姆的车中,全新的车子并不多。多的是老车和旧车。在吉姆的眼里,越老越旧,越有开发余地。
吉姆“攒车”像是别人攒邮票似的,看见了就想收为己有。为此吉姆常常上网关注各方面的售车信息。比如哪家大公司处理旧车,哪家邻居或朋友旧车换新车,种种消息都逃不过吉姆的耳朵和眼睛。吉姆是个很有经济头脑的人,他爱车如命,却从不挥霍无度,而是在家庭预算的开支中,买些有“动手”价值的车。凡是能买到这种车时,吉姆都会高兴得眉开眼笑,完全像个得到大玩具的男孩儿。
买车,对于吉姆来说是常事,却很少听说他卖车。吉姆先生在改造每辆新车的时候注入了无限的情感。每一辆由他一手改造一新的车子都成了他的无价之宝。这样一来,只进不出的结果是吉姆的车子越积越多,多到无处可放的地步。为了车子有“家”住,吉姆不得不买下了市中心的旧车铺,将他的宝贝车统统安放进去。穿了五天西装的吉姆,一到周末便兴高采烈地换上牛仔便服,到自己的车铺里“泡”上两天。
在吉姆这些宝贝车中,最为珍贵的、首屈一指的当属那辆奶白色的赛车了。吉姆对于它的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平日鲜少动用这辆宝车,可是却仍要定时为它“洗澡”和“体检”。洗好验好之后,再用一个苹果绿的罩子,密不透风地从头到脚盖上,终年“躺”在向阳的车房里“养尊处优”。很少有人见过它的庐山真面目,可是人们都知道,那辆赛车对于吉姆来说犹如生命般重要。
吉姆虽深深迷恋车子,但是他并不是那种只躲在自己小世界里、置他人死活于不顾的自私自利的人。恰恰相反,他在邻里、朋友之间是以热心助人而着称的。他将自己对车子的爱好和知识,化成助人为乐的源泉。
平日里,常有为了车子而求到吉姆的人。吉姆是有求必应,负责到底。车出问题,对于许多人而言,解决起来可能比登天还难,对吉姆来讲,则是易如反掌。别人的车子修好了,吉姆也由此过了瘾,何乐而不为呢?
有一次,我的车子出了毛病,吉姆检查之后发现没什么大毛病,只是需要给电池充电。我告诉他,这点小事我能处理,就不必麻烦他了。可是吉姆坚持要由他自己来做。记得那是一个冬日的傍晚,风在地面上飞掠而过,方向变化无定,风中夹杂着星星点点的冰雨,阵阵地洒在发黄的草坪上。吉姆穿了件旧大衣,自己开车到我家来取电池,第二天又将充好电的电池送了回来。
收集各类小车模型是很多男人的爱好,吉姆却不喜欢那些假东西。在他家的客厅里看不到任何小车的图片和模型,可倒是常常听说别人送给他的生日和圣诞礼物是各种新式工具。可见吉姆好车,不光为看,更为动手。也许正是这种好动手的精神,让吉姆能保持青春常在。现年近六十的吉姆,仍旧有着一种超人的敏捷。
吉姆是个很会享受做事过程而不盲目追求结果的人。我以为,人生在世,能够像吉姆这样,用心地去喜爱、欣赏、品位和享受做事中的点点滴滴,从而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实在也是一种难得的福气。
3牧师引路信奉基督
那年的冬天,我仍住在美国南方的孟菲斯城里。二月的孟菲斯城的夜晚,有着一种干净利索的清冷。寒风吻过的地面,在夜空中更加洁白如洗。
那是一个周五的晚上,我特意在青绿色毛线衣外加了件黑色的长呢子大衣,在啸啸的寒风中,默默地向华人恩殿堂走去,为的是参加周五晚上的圣经学习。教堂里自然是另一番景象,庄严、华丽、灯火通明。熟悉的人,彼此寒暄问暖。不熟悉的人,也是笑脸相迎。一种神圣的温暖缓缓地冲淡了外面世界带来的那种刻骨铭心的寒冷,我的心也渐渐地苏醒了一些。
四、良师益友(8)
我静静地在最后排坐下,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这陌生又熟悉的一切,心里有着一种淡淡的惆怅。这是我在美国居住的十五年中,第几次来教堂了?我低头默想着,却好像怎么也想不起来。过去的一切像是被悄悄的剪断了,想接,也不知怎样接起来似的。或许每一次来教堂,每一次走向主,都是一个新的开始。这一次,又是和一个朋友相约而来,那么下一次呢?还来吗?我不能给自己一个十分肯定的回答。我悄悄地抬眼看看讲台上的吴牧师,想从他那里找到一个答案。
我之所以没有答案,是因为我本来也不是一个基督徒。对于耶稣基督都没什么兴趣,基本是那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的状态。
那一次的圣经学习,到底学了什么,之后又作了哪些讨论?我全都记不清了。但,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查经之后,我和吴牧师的一段单独对话,今天回味起来,仍历历在目。
先是吴牧师问我什么时候来的美国,家乡在哪里之类的问题。我便说了一些我自己,我出生在北京,我的成长史是以一系列惊心动魄的“运动”点缀而成的。按照先入为主的定律,我应该算一个唯物主义者。并非是我要强力地维护某一种思想和信念,而是在固有的思想基础上,再去接受一种全新的东西,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吴牧师很真诚地望着我说,他很明白和理解我。但他又说,他对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就是我既然有机会来到美国,既然有机会接触到一种新的宗教思想,即使是很唯心的东西,也可以试着了解一下,最起码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世界和人生。我细细地品味着他的话,认为也有一定的道理,便答应了下次再来。没想到,自此以后,我却从未间断过来听吴牧师讲道,直到我正式受洗,皈依基督。
现在,再默默地回首,慢慢地追寻着我走过来的每一个脚印,静静地想来,我当时走上这条路,是有着许许多多的因素促成的。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吴牧师对神的无限崇拜和虔诚,以及他那坚忍不拔地、一心一意地追求和传播圣经思想的精神深深地感动和激励了我。
吴牧师,六十出头,人长得高大挺拔,灰白的头发总是梳理得整整齐齐。一副素色眼镜的后面,有着一双知识渊博、又虚怀若谷的眼睛。吴牧师讲话时,经常是不笑的;而笑的时候,又很少讲话。换句话说,就是吴牧师在台上讲道时,他的脸总是庄严得无以复加;如果有人在台上作见证时,人们又可以在观众席间,找到一个含笑不语的老先生。所以,吴牧师自始至终给我的印象就是既严格又温和,既可当严师,又可扮良母的人。
吴佩贤牧师的原籍是东北,是天下最实在、最老实的那种人。1949年前夕,他随家人先到中国台湾,后又到美国定居。吴牧师受洗归于主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从那时起,他便有志将终生奉献给主,一生一世做主的忠实仆人。
吴牧师在美国读完大学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立即进入神学院学习。但这一点,并不能改变吴牧师传道的初衷。
当时,他脑子里反复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才能将散在美国的中国人集中起来,向他们传播神的爱和神的道呢?
为了能接触到更多的中国人,吴牧师最终决定开一家杂货店。中国杂货店无论大小,在美国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美国居家过日子,免不了要到杂货店去寻些原汁原汤的中国乡土味。而人们来时,多数都处于闲散的状态,有的是下班后顺路来的,有的是周末特意来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天南地北,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是一个极好的聊天机会。吴牧师便是借着和来往的顾客聊家常的同时,向他们传播了在基督里得救的种种道理。
吴牧师跨入神学院、再捧起书本的日子已是五十八岁了。那一年,他毕业于法学院的儿子,有了一份收入相当可观的工作,便希望赞助老父重入学堂。吴牧师本来一直希望能进神学院,继续深造。于是,父不负子望,重整旗鼓,再出征。这一次,吴牧师真的如愿以偿了。吴牧师入神学院时,虽然是“超龄”学生,但凭着他对神的无限崇拜和爱戴,凭着他那不屈不挠的韧性,认真刻苦地攻读神学,长达三年之久。神学院的学习,使吴牧师更加系统性地加深了对神的教导的领会,从而更坚定了他的信念。
四、良师益友(9)
三年之后,毕业于神学院的吴牧师,以一个充满圣灵的人,以一个神的忠实的仆人,开始了他在教会传播福音的生涯。
自古以来,人们常把普天下的为人师者描绘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以为这个称号对吴牧师而言是当之无愧的。他是那种不问名利、不知疲倦、全力以赴地育人的人。他每时每刻都像一个神的责无旁贷的牧羊者,努力地看顾着他的羊群,引导他的羊群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一条通往天国的路上。尽管他的生活中,可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委屈和责难,但是无论如何,他对神对人,都有着一颗赤诚的心。
在每一次的《圣经》的学习中,吴牧师总是把《圣经》里的话,打磨得结实又细腻,深入浅出地讲给人们听。对于大家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他总是本着诲人不倦的态度,不厌其烦地解答着每一个问题。他每每阐述一种问题和思想时,总是从小到大,从身边说开去,透过迷雾,引人到高远处;再由高远处回到身边来,给人一种亲切感。
吴牧师时刻督促我们读《圣经》。他说,你每天读经,每天就会有新的东西浮上来。我试了,果然如此。因为我的思想每天都在变,经文也在随着我变。我走多深,它就能够随着我走多深。因为它具有永恒的性质,没有止境,深不可测。
吴牧师常常提醒大家,任何人都有三个家,即属实、属灵和天家。他告诫我们不要日复一日地、马不停蹄地只为了丰富一个属实的家,忘记了属灵的家和天家。要大家定时定点地到教堂这个属灵的家中来聚会,共同学习《圣经》,领会和研讨神的教导,在心灵上共同扶持,共同提高,从而坚定我们的信仰。也让我们有机会来帮助人,服侍神,让福音因着我们的不懈努力,而传遍天下。
在吴牧师的精心安排和带动下,教会除了每周日的崇拜以及周五的查经以外,还设有儿童和青少年查经班、妇女查经班、老人团契、祷告会、个人见证会以及每月一次的专题研讨会。每到一些重大的节日时,还设有丰富多彩的演唱会,以及能以赞颂主为主题的、以联络大家彼此情感为目的的各种聚会。
吴牧师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家长。他常会说,你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你们该来教会时,没来,我就会担心,会打个电话问问。就像一个孩子没有按时回家,做父母的必然打个电话过去,才会放心。每当我听到他这样讲时,总会觉得自己的心有了一个家。
我是一个不学则已只要学了就必要想办法弄清楚来龙去脉的人。对于《圣经》,我也是问题多多。所以,吴牧师会常常给我做一些单独的辅导。他耐心地给我从历史的角度讲解了犹太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演变过程,讲创世纪中神是如何造就万物的,又讲耶稣的诞生和复活,他还讲为何先有摩西而后才有耶稣,摩西给世界带来了法律,而耶稣则给世界带来了爱。
在吴牧师的鼓励下,我开始了通读《圣经》的漫长岁月。伴随着阅读和探讨的层层深入,我对于这本“万书之经”才有了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也增加了我信主的信心,并且与日俱增,使我受益匪浅。在我一步步地走向主的同时,我也更有兴趣,更自觉自愿地希望听吴牧师讲道。在和吴牧师日益频繁的接触中,也一点点地了解了吴牧师其人。
生活中的吴牧师,是一个情趣丰富、兴趣广泛的老先生。他平日做得一手好菜。每周二早晨的妇女查经班,在他家做完祷告查经之后,吴牧师必亲自下厨,为大家烧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像麻辣豆腐、木耳炒菠菜、清蒸鱼、素炒三丝等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他做的菜虽然都是些家常菜,但可口、丰富、健康。
他还深懂园艺,室内室外,房前屋后,总是摆放着季节性鲜花和草木。每隔一段时间,吴牧师就会把一种高大的植物,精心地移植和分种在小花盆中,送给我们大家一人一盆。日久天长,吴牧师的花草伴随着他的爱,慢慢地在千家万户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
四、良师益友(10)
更重要的是,他无师自通,能画一幅幅山清水秀、活色生香的水彩画。他的画,总是画中有诗,引人入胜。在他家客厅的正中央,最醒目的地方,挂着一幅“荷花图”,就是吴牧师的杰作之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星罗棋布玉立婷婷的荷花,粉荷垂露,盈盈欲滴;其次,是那一片片的舒展的荷叶,碧绿满目,静静地衬着朵朵荷花。荷花和荷叶那样的娴静自如,它们出于污泥而不染,濯于清涟而不妖,为人间播撒出一阵阵的馨香。
正像吴牧师的这幅“荷花图”一样,荷花再绚丽多彩,也必须有绿叶的陪衬,才能更加相映成辉,光彩夺目。如果我们把吴牧师比作荷花的话,那么吴师母便是那默默无闻的、必不可少的绿叶了。
六十多岁的吴师母,看上去既年轻又清秀。她有着一张椭圆形的面颊,光滑而白皙的额头上透着一种安详,眉毛清晰而整洁,眼里无论何时何地,总含着一种慈祥温柔的笑意。
师母自幼出生在一个牧师的家庭里。从小的耳闻目睹、日积月累的熏陶,使她成为一个更加出类拔萃、更具有凝聚力、更加典型的一代新师母。
在信仰上,师母是一个坚定不移的主的崇拜者。她的出色不仅在于能熟读《圣经》,入木三分地理解神的教导,更在于她懂得将“人要爱神,就要爱人”的精神完完全全地、准确无误地贯穿、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她用一寸寸心思,亲手将“爱”播种到每一个人的心中,并使它能在人的心中开花结果。她以“爱”的纽带将她周围的人们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师母除了平日尽心尽力地管理教会的内务,组织各种各样的演讲,为大家定时地烧烤各种美味糕点外,她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她所从事的平凡而又琐碎的关怀活动。
她的关怀是多种多样的,不拘形式的。比如谁家婆媳不和,她会亲自出面做双方的工作,直到双方彼此达成相互谅解为止。或是谁家的儿女有钢琴比赛、舞蹈汇演、毕业典礼,她都会亲自参加。她的出现常常会深深地感动每一个孩子和父母的心。吴师母专门有一个自己的小本子,上面记满了各家各户的大事小事,她操心着“教会”这个大家里每一个人的事。
但让我最难忘怀的还是2003年4月一个平常的下午。
那一天,我因急性阑尾炎入院做手术。当时由于我先生赴中国出差,女儿在校读书,所以我只是在一个朋友的陪同下,入院进行急诊手术的。
如今,术前和术中的一切都慢慢地从我记忆中淡出,成为旧事了。但只有术后的那一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成为了我永久的记忆。怎能忘记,那天术后,当我从全麻中一点点地苏醒过来时,第一个映入我眼帘的是身穿淡蓝色碎花上衣的师母和她那九十七岁高龄的婆婆,手捧着一簇红色的玫瑰花,默默地站在我的床边,轻轻地替我祷告。当我的目光和她们的目光相遇的那一瞬间,泪水马上模糊了我的视线,我慢慢地伸出双手和她们紧紧地握在了一起。那时我的脑海里回荡着那首非常美丽的圣歌“为着耶稣,我们成为一家人”。
在我出院后的日子里,师母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她每日给我送汤送饭,在我胃口不佳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地做出花样翻新的饭菜,以调整我的胃口。在那段日子里,我每晚入睡前,都会接到师母的一个慰问电话,天天如此,直到我完全恢复为止。
诚然,在吴牧师和师母的言传身教及身体力行的带动下,整个教会就像一个大家庭。在我生病的日子里,不仅有许许多多的人默默地关心和帮助了我,而且全教会的人们还为我身体的早日康复作了很多真心实意的祷告。这一切的一切,成为我在病中精神上和体力上的有力支柱,并成为我日后的信奉主、关心人的一种原动力。感谢主,让我在最困难的时刻,有这样多的爱我的人们,在我身边日日夜夜地陪伴我。
就在康复后不久的2003年6月8日,我正式受洗,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基督徒。

图片引用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