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历史:茶树的栽培

  • A+
所属分类:麦田百科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发现茶树和应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早在公元前1世纪,茶就已作为饮料。关于茶树栽培的详细记载,最早见于唐代陆羽的《茶经》和韩鄂的《四时篡要》等着作中。780~783年,《膳夫经手录》中说:“茶,古不闻食之,近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名粥。至开元、天宝年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饶州、浮梁、今关西、山西,闾阖村落皆吃之,累日不得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也。”

813年,《元和郡县志》记载,采茶人数达3万人。对于茶树的栽培技术,人们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9~10世纪,茶树直播繁殖已有详细记载,人们已懂得茶籽需要一定的休眠期,并且要求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才能发芽。

古代劳动人民把成熟的茶籽,用湿沙土拌和,放在筐笼里,再加穰草覆盖,以免受冻,来年种在已经挖好并已上足基肥的茶坑里。到11世纪,对茶的习性已有了研究,宋子安在《东溪试茶录》中说:“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茶树是适宜短日照且耐阴的植物,一定的阳光照射能使茶树茂盛,但日光太强,叶老得快,制成的茶叶品质不好。云雾缭绕的山区出产的茶叶,又嫩又香,所谓“高山出名茶”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平地种茶,那就要开沟泄水,因为茶树根受水浸泡容易死去。宋代出现了茶桐间作法,并在茶园管理上采用了“开畬技术”,即每年盛夏,进行培土除草,剪去枯枝,追施肥料,以促进茶树生长。明代出现了育苗移栽、火刈更新技术。清代出现了扦插繁殖和茶树修剪技术。对于茶叶的加工制作,人们也早有研究,宋代出现花茶,明代出现晒青、炒青、红茶,清代还出现烘青,并发展成用机器制茶。

茶树早在805年就传到日本,后来又传到欧洲、印度、美国及其他国家。

茶叶不仅是一种可口的饮料,而且饮茶有益健康。正因为茶叶具有这种功能,所以茶叶一经传入欧洲,很快就同咖啡、可可一起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

图片引用自网络